晚上吃什么,既要顶饱又要有营养,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其实选对食材并科学搭配,既能帮我们保持能量消耗大于摄入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能量负平衡”),还能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微量营养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晚餐热量要占全天的30%-35%,而且优质蛋白质得至少占15%。
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兰花,吃得多点好处更明显——每100克西兰花只有27千卡热量,却有4克膳食纤维和63毫克维生素C,里面的硫代葡萄糖苷嚼的时候会变成萝卜硫素,能帮身体抗氧化。深色叶菜比如油麦菜也不能少,每100克油麦菜的维生素K有120微克,差不多是每天推荐量的80%。做饭时可以分开处理:茎部纤维多,短时间清炒;叶子部分凉拌,既能保留怕热的营养,吃起来口感也更丰富。
苹果里的果胶很有用,每100克有1.6克,这种物质会形成凝胶,减慢糖分吸收。研究发现,吃整个苹果比喝苹果汁,能多分泌30%的饱腹激素GLP-1,更不容易饿。柑橘类水果里的类黄酮也有好处,比如柚皮苷每天吃200毫克,能让和脂肪堆积有关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降低约18%。吃水果要分时段:上午可以吃点果糖高的(比如香蕉),晚上选低糖、多酚多的(比如草莓、蓝莓),这样既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给身体添负担。
蛋白质是晚上不能少的营养,选对来源很重要。鱼肉的蛋白质很好消化,消化率能到92%,而且里面的ω-3脂肪酸和细胞膜结合后,能帮身体更高效地消耗能量。虾也不错,每100克去壳虾肉有24克蛋白质,脂肪才0.3克,清淡又营养。植物蛋白里,豆腐的蛋白质质量很高(PDCAAS评分1.0,就是氨基酸组成和人体需求几乎一致),里面的大豆异黄酮被肠道细菌分解后,能让管饱腹感的瘦素受体更敏感。蛋白质最好分3-4次吃,每次20-30克,比如早餐一个鸡蛋,中午一块鱼,晚上一盒豆腐,这样身体能更好地吸收利用。
其实晚上的营养管理不用太复杂,有研究发现,晚上多吃5克可溶性纤维(比如燕麦、苹果里的果胶),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波动会小0.8mmol/L;用餐盘分区域(50%蔬菜+25%蛋白质+25%复合碳水,比如杂粮饭),并在2小时内吃完晚饭,坚持12周能让胰岛素抵抗改善约22%。说到底,健康减重的关键不是短期饿肚子,而是找到能长期坚持的、能量消耗大于摄入的模式——吃对了,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保持健康。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