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2 09:03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青蓝相济传薪火助力教师成长

我市多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徒弟向师傅鞠躬献花。  (受访学校供图)

  本报讯(首席记者 程静)秋阳映校园,师道续新章。近期,西安市多所学校相继启动“青蓝工程”活动,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模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推动教育初心与育人匠心代代相传,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近日,高新一小教育集团第四届跨校区“师徒结对”仪式在庄严温暖的氛围中启动。91对师徒、182名教师跨越校区界限,开启了“以老带新、青蓝相传”的育人新征程。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集团总校长刘英明肯定“青蓝结对”传统的意义,“希望大家让教育初心与育人使命在接力中焕发活力,为集团发展凝聚奋进合力。”

  仪式上,伴着庄重的音乐,91对师徒依次登台。师傅们接过鲜红聘书,承载着信任与托付;徒弟们献上贺卡,传递着尊重与期盼。双方现场签约,双手相握的瞬间,既是温暖的传递,更承载着教育的希望。

  师徒代表先后发言。高新一小的师傅代表麻丹老师凭借多年教学经验与教育情怀表态:“今后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与育人心得,期待与徒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来自高新五十小的徒弟代表王怡然老师,满怀热忱与憧憬表示:“将以师傅为榜样,主动请教、刻苦钻研,早日成为优秀教师。”

  据悉,本届“师徒结对”结合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发展需求等多维度精准配对,集团还为每对师徒明确阶段性目标与评估方式,推动传承从“形式结对”走向“实质共生”,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激发骨干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凝聚集团发展合力。

  9月18日,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在崇文楼阶梯教室举行2025-2026学年度第十届“青蓝工程”师徒经验交流暨新师徒结对仪式。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名校+”总校长刘占权以《以青蓝之约传育人薪火》为题致辞,强调学校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的教育基因,指出结对是双向奔赴:前辈可在指导中沉淀经验,徒弟能在学习中扎根创新。他寄语师傅们做“传道”的燃灯者、“授业”的领航者、“解惑”的同行者,期望新教师以“空杯之心”承教、以“破茧之力”创新、以“守正之心”践行。

  仪式上,师徒代表带来配乐诗朗诵《青蓝结对赋》,诠释“青蓝相济”情谊;校领导为上届优秀师徒颁奖,程雪玲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以“传承”“共进”“生长”分享经验。副校长马歆昕宣读结对师徒职责,师傅需履行“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的“三带”责任,徒弟要践行“学思想、学本领、学为人”的“三学”目标。

  拜师环节中,徒弟向师傅鞠躬献花、递拜师帖,双方签订结对协议。全体新师徒庄严宣誓,刘校长为师傅颁发聘书,仪式在“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齐声口号中落幕。

  9月18日下午,西安市雁塔区第四中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以“师徒”之名续写教育传承。教育教学中心主任董媛以热情洋溢的讲话开篇,就“青蓝工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通过健全的“传帮带”机制,切实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后,董媛宣读“师徒”结对名单,并主持协议签订仪式。师徒双方郑重签下姓名,一笔一画既是对职责的承诺,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标志着师徒情谊正式缔结,教育薪火得以传递。

  执行校长刘瑜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肯定“青蓝工程”对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并提出殷切期望:指导教师要倾心传授教学经验与育人智慧,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期待“师徒”携手共进,在教学科研中结出硕果。

  从跨校区协作到校内传承,这一场场“育人之约”不仅是教育经验的传递,更是教育情怀与使命的接力。西安多校正以“青蓝工程”为纽带,搭建起教师成长的坚实平台,助力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