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进校园 围场与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共筑教育协作新桥梁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1 23:11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9月19日,围场塞罕坝精神宣讲团队与教育代表团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以“塞罕坝精神思政课”为核心载体,通过故事宣讲、互动邀约、荣誉授予与校际交流等环节,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感悟“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同步搭建起两地教育协作桥梁,为拓展优质资源共享渠道、助力双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始终以塞罕坝精神为内核,在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富民”的同时,始终将教育摆在县域发展的优先位置,持续探索“生态+教育”“精神+育人”的融合路径,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推动县域教育事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宣讲过程中,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分场宋莹莹作为新一代务林人,结合自身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三代塞罕坝人扎根荒漠、植树造林的奋斗故事。从早期创业者“吃黑莜面、喝雪山水、住马架子”的艰辛,到如今新一代林场人用科技守护林海的坚守,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让在场师生更直观地触摸到塞罕坝精神的温度与力量,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要像塞罕坝的松树一样,扎根土地、坚韧生长!”师生们纷纷表示,将把塞罕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好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结束后,共青团围场县委负责人现场发出邀约,诚邀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师生走进围场、走进塞罕坝,实地感受生态建设成果,近距离触摸奋斗精神。荣誉授予环节中,工作人员分别为10名教师、20名学生颁发“塞罕坝体验官”“塞罕坝小使者”证书与书籍,让师生们以“体验官”的实践视角、“小使者”的传播身份,接过塞罕坝精神的传承接力棒。

围场代表团向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赠送造型松,以青松象征塞罕坝精神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回赠校徽礼盒,用校徽承载两地情谊。

活动期间,围场教育代表团深入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参观校史馆、天文地理馆与华北生态馆,经座谈交流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在精神传承、教育教学、生态理念传播领域深化合作:围场将引入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先进办学理念与师资培训体系,借鉴智慧校园建设经验补短板,并联合开展生态研学活动;同时通过校际协作提升县域教育质量,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围场学子。

此次活动以塞罕坝精神为核心纽带,既实现了生态理念的传递、精神价值的传承,更推动了两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这一合作既为两地教育协作与精神传承搭建长效桥梁,也以“生态+教育”融合实践,推动资源整合与教学创新。未来,随着合作深化,塞罕坝精神将进一步成为连接区域协同、助力青少年成长、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传递绿色发展与精神传承的持久正能量。(闫雪、周怡)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