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生炒猪肝的来头,虽不像宫廷菜那般讲究,但在民间菜谱里也算 “老资历” 了。老广州的老字号餐馆里,早年间就有 “生炒猪润”(猪肝别称)的招牌菜,讲究 “热锅冷油、火旺油宽”,靠师傅手腕上的巧劲儿颠锅,让每片猪肝都均匀受热。古籍《随园食单》里虽没直接写 “生炒”,但提到 “猪肝切片,用酱酒腌片时,加芡粉、猪油热锅爆炒”,这做法和如今的生炒猪肝思路相似,都是追求一个 “嫩” 字。以前街边小贩支个炉子,现切现炒,路过的脚夫花几个铜板来一盘,配着糙米饭就是顿扎实的饭,这道平民美食能流传百年,靠的就是这份接地气的鲜香。
灶台上的铁锅烧得通红,倒上一勺菜籽油,油花刚冒青烟,一把蒜末、姜丝 “滋啦” 入锅,香味瞬间炸开。紧接着倒入腌制好的猪肝片,手腕一翻,铁锅 “哐当” 几声,猪肝在高温下迅速收缩,边缘微微焦脆,内里还是粉白的嫩色。起锅前撒把青红辣椒和葱段,淋半勺生抽提鲜,那酱汁 “滋啦” 裹住每片猪肝,油亮的光泽看得人直咽口水。夹一块放进嘴里,外焦里嫩,蒜香和酱香在舌尖碰撞,猪肝的细腻肌理吸满了汤汁,微微带点弹牙的嚼劲,热乎劲儿顺着喉咙往下滑,配着米饭吃,恨不得把盘子都舔干净!
第一步:猪肝改刀与腌制(关键去腥法)把猪肝切成 0.3 厘米厚的薄片,用清水泡 20 分钟去血水,中途换 2 次水。沥干后加 10 毫升料酒、5 克淀粉、3 毫升生抽抓匀,再倒 30 毫升啤酒腌 10 分钟(革新点:用啤酒代替传统料酒,去腥更柔和,还能让猪肝吸饱水分,炒后更嫩)。
第二步:热锅冷油爆香配料铁锅烧到冒烟,倒 50 毫升食用油,油温七成热(筷子插入冒小泡),下 50 克蒜末、30 克姜丝爆香,转中火炒出焦香感,别炒糊了。
第三步:猛火快炒猪肝(火候是关键)把猪肝从啤酒里捞出,沥干水分后直接倒进锅,开最大火快速翻炒 15 秒,看到猪肝边缘变色、表面微焦时,立刻下青椒片翻炒 10 秒(划重点:全程不超过 30 秒,炒久了猪肝会老!)。
第四步:调汁增香(黄金配比)取小碗调汁:12 毫升生抽 + 5 克白糖 + 3 克盐 + 2 毫升清水搅匀,沿锅边淋入,转中火翻炒 5 秒,让酱汁均匀裹住猪肝。
第五步:撒葱出锅(画龙点睛)关火前撒 20 克葱段,颠锅两下出锅。装盘时留点儿汤汁,配米饭绝了!
刷到好多博主做 “爆辣炒猪肝”,其实和咱这生炒猪肝思路相通,就是在第三步加了小米辣和孜然粉,年轻人超爱这口重口味!还有人用空气炸锅做 “干煸猪肝”,但我试过还是铁锅炒的香,那烟火气是电器比不了的。对了,现在流行的 “啫啫煲” 做法也能套用到猪肝上,把炒好的猪肝直接放进烧热的砂煲里,淋勺料酒 “滋滋” 响,香味更浓郁,跟饭店里卖的啫啫猪润煲一个味儿!你们试过哪种新潮做法?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家人们,你们炒猪肝时有没有自己的小秘诀?比如用淀粉还是用小苏打腌制?或者喜欢配洋葱还是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