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加速崛起 2030年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2025遂宁国际锂电大会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1 11:01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9月19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盛大开幕。在本次大会上,钠离子电池成为焦点议题,不少与会嘉宾认为,其材料体系创新、工艺突破、产业化应用场景拓展及商业化推进速度,将共同决定该技术的发展上限与市场竞争力水平。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正不断加速,各国均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布局、推进实践。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明祥提到,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主要依托四条关键路径:其一,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替代传统能源;其二,对传统能源体系进行深度重构;其三,以技术创新驱动能源全产业链变革;其四,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全球治理协同。

在此趋势下,钠离子电池产业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胡明祥说,政策层面的有效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奠定核心基础,加之市场对低成本储能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筑牢支撑。

“钠离子电池发展机会已来。”在胡明祥看来,钠离子电池不仅具备安全性高、低温性能优异、倍率性能突出等核心优势,在长远发展中更拥有显著的性价比潜力。由于其生产过程不依赖稀有金属,成本具备大幅下降空间,未来有望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储能力量。

伊维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辉也在论坛中表示,钠离子电池的兴起正深刻重塑整个电池产业链格局。据他介绍,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仅为0.7GWh;2024年出货量跃升至约3.7GWh,同比增幅高达428%;2025年上半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已达3.5GWh,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应用领域分布来看,储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核心应用方向。2024年,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出货量最高,约为2.3GWh,市场份额占比达62%;2025年上半年,其应用领域进一步细分,储能领域市场份额为55.2%,轻型动力领域占比20.4%,汽车领域占比8.9%,启停电源等其他领域占比15.5%。

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唐有根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前景作出预测:未来三年,钠离子电池年均出货量将突破50GWh;到2030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1000GWh,产值可达3000亿元,应用范围将覆盖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工程装备、启停电源等多个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吴辉分析认为,短期内,钠离子电池可凭借倍率性能与低温性能优势占据部分细分市场;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降本是其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随着成本逐步降低,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速度也将随之加快。“可以看到,随着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持续增强,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同时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产业化拐点也正日渐临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