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秋色秋意,就像一个女孩的心,是海底针,要有心人去认认真真地看,细细地品,慢慢地回味。
气温虽还能至三十摄氏度,但毕竟强弩之末,太阳晒上来,已经不是火辣辣的滚烫,而有一丝柔和的温馨。偶尔一阵东南风,还倏然令人感到一丝凉意。有天惊见餐桌上多了一道凉拌秋葵,搛一根细细嚼,那浓浓的汁液含在嘴里,有一份悠然自得的惬意;再喝一口冬瓜虾仁菌菇汤,感觉真是到了春华秋实的节令……
真正让我们感觉秋意已近、身临其境的,小时候,是妈妈的一句极其遥远又好像贴耳的嘱咐:阿囡,已经入秋了,棒冰不能再吃了,要肚肚痛的……长大成家后,是夫人每年的一次提醒:你的手提包帮你刷清爽了,九月一号开学了,手提包要用起来了……现在人老了,对入秋的感觉,竟然是始于热衷打听今年月饼有什么新品种:蟹粉鲜肉月饼?元祖冰皮月饼?是买杏花楼玫瑰豆沙的?还是老大房广式传统的?
想象:再过个十天半月,正好走过思南路或者宝庆路,路旁是两行高大魁伟的法国梧桐树,覆盖着一幢幢精致优雅的小楼。突然觉得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一低头,原来是秋叶已轻轻飘落,覆盖在大地上,宛如一张金黄色的地毯。此时,一个清秀娟丽的上海姑娘,高挑身材,穿一件长及脚踝的银白色风衣,秋风卷起衣摆,一手举着法式长棍面包,风姿绰约地迤逦而过……
于是心驰神往:原来秋意已深了。
原标题:《晨读 | 李庆生:上海的秋》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史佳林
约稿编辑:史佳林
来源:作者:李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