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西林县的柑橘园迎来新收获。自2023年该县引进沙糖桔改良升级的早熟品种“川津5号”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该品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路径。首批“川津5号”柑橘于9月上旬上市,不仅填补了西林早秋柑橘市场空白,还为果农带来了“甜蜜”收益。
泽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柑橘种植基地。罗秋燕 摄
近日,笔者走进西林县那劳镇泽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柑橘种植基地,只见连片果树枝繁叶茂,圆润饱满的“川津5号”柑橘挂满枝头。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橘香。
泽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红轩介绍,基地从2023年开始嫁接和种植“川津5号”柑橘,目前面积达155亩,其中2023年嫁接的60亩今年首次挂果。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基地采用标准化管理,严格把控水肥和病虫害防治。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单价每公斤3至4元。
圆润饱满的“川津5号”挂满枝头。罗秋燕 摄
色泽诱人的“川津5号”。王盛香 摄
“川津5号”柑橘由四川陶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南香为母本、金秋沙糖桔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西林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陆海城称,该品种比传统沙糖桔提前2个月上市,化渣性好,纯甜微酸,橘香味浓,果皮薄易剥,耐贮运,果实大小适中、无核,便于采摘,外观辨识度高,能抢占市场先机,市场竞争力强。
西林县素有“中国沙糖桔之乡”的美誉,但长期以来,传统沙糖桔集中上市导致“价低难销”,制约了产业发展。为破此困境,2023年起,西林县调研早熟柑橘品种,最终选定金秋沙糖桔、“川津5号”柑橘作为产业转型突破口。
西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川津5号”柑橘推广工作,自2023年引进试种后,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种植户提供资金补贴、技术支持,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水池及农业保险,降低种植风险,激发了农户积极性。
该县古障镇那哈村果农王世镖说,去年在补助政策支持下,他种了13亩“川津5号”柑橘,长势良好,后年即可挂果。相比种植沙糖桔,“川津5号”柑橘因早熟价格优势明显,预计每年可增收5万元,他打算明年将种植面积扩至50亩。
为确保种植成效,西林县农业农村局聘请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专家巡回指导,实现水果种植培训全覆盖。同时,派出37名基层农技员与乡镇农技推广站组成8个科技小分队,深入农户,确保良种良法落实到位,助力群众增收。
目前,西林县“川津5号”柑橘种植面积约1300亩,主要分布在那劳镇、古障镇、普合苗族乡和足别瑶族苗族乡。“川津5号”的成功引种,是该县推动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通过推广早熟优良品种,西林县有效破解了传统沙糖桔“集中上市、价低难销”的问题,推动柑橘产业向“品种更优、效益更高、品牌更强”转型,不仅为果农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更让西林沙糖桔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百色融媒 通讯员 黄蓝莹 王盛香 罗秋燕)
【来源:百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