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教师报
开栏语
撷英课堂里 育美寻常中
学科美育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审美化教学实现价值传递与情感涵育的教育范式。它不只是音乐与美术的专有领地,更应生长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数学的严谨推理、历史的绵长叙事与自然的微妙变化之中。它悄悄地将美的感知、体验与创造融入日常课堂,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润泽、审美的启迪和精神的舒展。当学科与美育相融,知识便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成为有温度、有光影、有回响的生命养分。如此,教育才能真正抵达心灵,陪伴每一个孩子走向更完整、更自由的成长。
这个秋天一场以“美”为名的教育探寻即将启程。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指导下,中国教师报在融课程版推出“美师·美课”专题策划,在全国寻找那些将学科与美育有机融合的教师——他们或以语文诵读传递音韵之美,或用数学图谱勾勒逻辑之美,或借历史叙事展现人文之美,或以科学实验揭示自然之美。
“美师”指的是那些能够将学科内容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以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涵养学生的教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美育的使者。“美课”则强调课程设计需要兼具科学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师·美课”是一场教育实践与研究双向驱动的行动。它积极响应国家“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致力于通过典型引领、资源共享与机制创新,提升学校实施美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强化学科美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愿每一节“美课”,皆成一方润土;每一位“美师”,皆成一束明光。让我们在审美中抵达教育之本,以学科之美育心灵之华,陪伴每一个孩子走向更完整、更自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