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抗逆力,记住这三个要素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7 08:04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人要有抗逆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抗逆的潜力,只是,我们的教育者有没有把这个潜力进行培养和促进,让它发挥出来。据研究发现:抗逆力包含了三大要素:

一、“我有”

具体是指孩子与外界环境建立的一种亲密关系,并从中获得安全感。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1.“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在孩子最亲密的照料人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成年人能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能给孩子稳定的照料与情感支持。

2.“我有我的优势与天赋,并且我的家人能看见它。”——家长要学会欣赏、认可孩子的长处,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信与坚定。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担心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所以一双眼睛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与不足,总是打击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低。这样的孩子,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就容易打垮他。

3.“我有很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并且我拥有一定范围的自主权。”——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出去参加一些活动,让孩子多与他人建立联系,发展孩子的兴趣,从而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生活经验。长大后孩子容易形成亲社会行为。如果这方面缺乏,孩子的社会性能力不足,容易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深深的无助感与挫败感,从而出现心理障碍。

二、“我是”

相对于“我有”,“我是”主要是指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与认知,是通往内在,是孩子与自己的关系。一个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产生积极、正向、强大的自我认知,这样的孩子更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很强的认同感。所以,“我是”比“我有”更加有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

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动辄就骂孩子“没出息”“像猪一样笨”“蠢蛋”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连自尊、自信都没有的孩子,又哪里来的抗逆力?

三、“我能”

具体体现在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孩子通过与外界的接触联系中,知道自己目前哪些事情有能力做到,又有哪些事情目前还没有能力做到,以及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而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事事包办代替,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巨婴。而孩子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到那一天,孩子又将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好的人,又如何来赢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与他人互动,交流。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经验。哪怕孩子面对困难时哭闹、发脾气,也是一种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审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家长不能因此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或者马上就替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家长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我有”“我是”“我能”开始。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