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将会让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宽阔。反之,给孩子错误的引导,可能会让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父母有哪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否则,毁掉孩子只在你的一念之间。
下文中的有些事例,来自于一些学生家长的分享,特此感谢!
做任何事都跟孩子商量。
孩子毕竟还小,他的认知范围还很狭窄,未建立好广泛的兴趣爱好,如果做任何事都跟孩子商量,满足孩子意愿,那么大多数家长将会拥有一个只爱看电视玩手机的孩子。
事例一:一天,我问孩子:“你喜欢打篮球吗?”孩子随口甩出一句:“不喜欢”。于是,我对孩子说:“爸爸认为打篮球可以强健身体,我已经给你报了一个兴趣班,今天下午就去。”孩子很不情愿地说:“好吧!那我就去嘛”
经过一段时间,大概是三四节课程以后,孩子竟然主动要求我每晚上陪他训练一下篮球。
兴趣可以慢慢培养,什么事都和孩子商量确实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需要我们做父母得去慢慢地给他打开,如果一味地跟孩子商量,那么孩子将会封闭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
用玩手机作为对孩子的奖励
网络游戏的盛行成为不少家长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虽然网络游戏开通了防沉迷功能,但这丝毫没能阻断孩子们继续畅玩游戏。
事例二:有一段时间,我的孩子比较喜欢玩一款在小学生群体中比较盛行的游戏,这款游戏的名称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在这里不作介绍。
每天,孩子想玩手机游戏时,就跑到我面前撒娇,小眼神直勾勾的,让你感觉到无法拒绝。
我说:“好吧!去把地打扫干净,可以给你玩手机。”
他随即拿起扫帚,屁颠屁颠的做起来,不一会儿就完工了。
我一看他的劳动成果,简直是不堪入目。我心想:“小孩子嘛!毛手毛脚的,有这个态度就算行了。”验收过关,他很高兴,快乐得像只猴子。
以后,他做很多事情都以玩手机为奖励,他也乐于去做这很多事情,虽然每次都做得不好,可是都得到了奖励。他可能知道,我不会认真计较的。
每天放学回家,他就是对我说:“爸爸,我做完了作业,可不可以玩手机。”
我很肯定地说道:“这个嘛当然可以。”
平时由于工作忙,我对孩子要求本就不太严格,孩子只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余时间他自己安排。
从此以后,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就抓紧时间做作业,接下来就都能畅玩游戏。过了一段时间,老师打来电话反馈孩子学习情况,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原来,他为了节约时间玩手机游戏,每次作业都很马虎,根本不会认真思考。
家长用玩手机作为孩子的奖励,看似一举两得的事情,但这其实错误的诱导。心理学家指出:外在活动会减少内外活动的注意力。通俗来讲,他的心思不在做其他事情上,而是觉得手机才是其活动的真正目的。
轻易对孩子许诺。
有的父母,为了触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承诺当孩子成绩达到预期效果,作为奖励,会给孩子买一样他想要的东西。最后,孩子如约达到要求,父母对对曾经的许诺抛诸脑后,继而引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事例三:
“我这个孩子之前很听话懂事,就是这段时间来,他总是脾气很倔,不听话,你帮我教育一下他嘛。”谈到这件事,小颢妈妈看起来很生气,来到办公室向我求助。
“能不能告诉是什么原因呢?”
“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我同意他如果他语文数学均分90以上,奖励他一个平板电脑。”
“最后你没有给他买,对吗?”
“嗯,这也不怨我,一切都是为他好。当我看到别的同学玩平板电脑成绩下降了时,我就打消了买平板电脑的念头,后来也就没给他买了。”
我知道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表示愿意帮忙劝孩子,最后这孩子在我的教育下,知道了孩子母亲一番用心,理解母亲的做法,他表示不再把这件事记在心上。
父母对于孩子进步的奖励,应当充分考虑清楚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而不能随意给点什么,对于承诺过的话,父母再难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否则,你将成为孩子不再信任的人之一。
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往往只是看到了别人的长处,而用别人的长处来对比孩子的短处,这显然有失公平。家长长期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对比,无疑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孩子会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的心理。
有一个孩子吐槽;我这一辈子都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永远永远没有尽头,妈妈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她总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能考满分,而你只能得这么点分数。你不去认真反思一下,人家怎么能考得这么好,而自己却永远比不上别人。”每次听到母亲这些话,我的心里感到十分不舒服。
孩子是自己的唯一,这一点别人永远比不了,他们口拙,不善于辩论,父母如果反观一下自己,当孩子把我们与别人的父母作比较时,你的内心作何感想。
不允许孩子顶嘴。
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父母之命不能违抗,不敢违抗,否则视为不孝,对于顶嘴的孩子,轻则口头批评,重则武力镇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不允许孩子顶嘴,毫无疑问也是一种专制和霸道。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就是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敢于辩驳的孩子在今后的职场上才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才有底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位家长,以下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家长,您说。”
“孩子不听话,还跟我顶嘴,请你给我教育一下!”
“为什么事情呢?”
“这段时间家里农活忙,我让他在家帮忙,他却想去读书偷懒。”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我想说,如果有这样一位不听话的孩子,你就偷着乐吧!
当然,这只是个故事,言归正传,我想对于孩子顶嘴的问题,只要不是违背法理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有时应该给予孩子发言权,甚至可以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包容。
后记: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给予孩子必要的生活指导,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其目的都是让孩子长大后能适应好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处理好亲子关系,做好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其余的事情,交给时间去检验。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