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应对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研发新芯片,将会在台积电德国芯片厂生产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5 22:01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随着汽车产业迈入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变革,车用电子大厂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AG)正扮演着关键角色。英飞凌资深副总裁Hans Adlkofer于“OktoberTech Taipei暨引领移动未来”媒体团访中指出,英飞凌以其领先的汽车半导体技术,正加速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SDV)的转型,塑造未来出行的新面貌。

Hans Adlkofer表示,汽车产业正经历两大趋势,就是电动汽车与软件定义汽车(SDV)。预计到2030年,约有45%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而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比例将从2024年的约25%提升至60%。同时,具备混合领域/区域架构的智慧汽车也将从5%增长至50%。这些趋势共同描绘了“零排放”、“驾驶者变乘客”及“汽车变智能”的愿景。为了应对SDV未来越来越大量的运算需求,Hans Adlkofer还明确的指出,未来英飞凌新开发以RISC-V架构为主的大型中央运算单元片,将会在2028年与台积电合作的ECMS德国芯片厂中,以更先进的制程来进行生产。

因此,英飞凌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客户合作,连续五年蝉联汽车半导体市场领导者地位。在2024年,英飞凌在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有13.5%,在功率半导体和单片机(MCUs)领域更分别拥有32.0%和29.2%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一。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英飞凌也是汽车半导体龙头。

Hans Adlkofer指出,软件定义汽车的三大基石,就是“安全且受保障的运算”、“高速车载网络”及“智能配电”。首先在安全且受保障的运算部分,SDV架构朝向阶层化/集中式发展,应用软件与硬件解耦。尽管高性能MPU/SoC逐渐普及,单片机(MCUs)在SDV中仍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需要即时、低延迟控制的应用中。英飞凌的AURIX系列产品,具备内置PPU,提供卓越的即时数据处理和边缘AI能力,适用于区域处理器,并支持AUTOSAR、FreeRTOS等即时操作系统。

至于,高速车载网络面,随着车辆数据量激增,汽车以太网络(Automotive Ethernet)已成为关键的车载通信骨干,管理区域内外的即时通信,之前英飞凌日成功收购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络业务,大幅强化其系统能力,让英飞凌拥有领先的汽车以太网络PHY、交换机和桥接器产品组合,涵盖100 Mbps至10 Gbps的速度范围,未来更将支持25G-T1,完整满足SDV的通信需求。以太网络的导入预计将使总物料清单(BoM)增加约50%。

最后是智能配电上,SDV架构要求“时常供电”,电力分布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并需具备安全组件,确保系统可用性达到ASIL-C(ADAS)或ASIL-D(AD/线控系统)等级的失效操作能力。传统的保险丝和继电器将被半导体智能开关(如PROFET)取代,以实现更快的故障隔离(< 500µs)、可配置的线路保护、诊断及非破坏性恢复。智能开关对于SAE L3及以上自动驾驶等级更是强制要求,预计到2028年,每辆车的智慧开关用量将从目前的约50个增长至约200个。

Hans Adlkofer还指出,未来的座舱将提供“超个性化”体验,结合生成式用户界面(GenUI),实现更优越的用户体验(UX)。而英飞凌的智慧座舱产品组合涵盖广泛,从AURIX、TRAVEO T2G单片机,到3D飞时测距、60 GHz雷达、触摸传感器、MEMS麦克风和气体传感器等,能够实现直觉式人机界面、降噪、空气品质监测,并提升安全性(如儿童存在侦测、驾驶员监测、健康监测、防盗侦测)。未来的中央车载计算机将集成完整的ADAS/AD与座舱功能,后视镜等也将被显示器取代,这些创新特性将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决策因素。

Hans Adlkofer最后指出,英飞凌的SDV系统解决方案以降低客户的开发复杂性,使其能更专注于创造附加价值的软件功能为主。SDV对半导体的需求大幅增长,已成为英飞凌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台湾在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的深厚基础,使其在SDV转型中占据有利地位,因为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一台安装在四个轮子上的计算机或手机”。英飞凌致力于提供涵盖传感、运算、内存、通信及电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半导体与软件的结合,让SDV不再只是愿景,而是现实。最终目标是让道路上的汽车更安全、更受保障、驾驶体验更愉悦与安心。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摄)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