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一千年前,苏轼以诗抒怀,勾勒出登州海市的缥缈仙境。不过,他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片山海如今成为全国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行业整体下行压力,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蓬莱阁景区却逆势上扬,共接待游客137万人次,同比增长23%。人们不禁发问:蓬莱阁,何以持续“火爆”?
焕新 千年古阁内外展新颜
在蓬莱阁景区,一场由内到外全方位的“焕新之旅”正在上演。
8月21日上午,景区城门缓缓打开,游客在登州郡守“朱处约”的引领下步入景区。道路两侧绿意葱茏,一场沉浸式“寻仙之旅”就此启程。暑期每天上午,校场上的“戚家军招募”表演让游客实现沉浸式体验。通过选拔后,游客也可加入“戚家军”阵营,学习戚家拳,参与集体操练,感受当年抗倭的热血场景。“上去参与后,真的像回到古代打仗那个时候,尤其是孩子体验过后,还能学到不少抗击倭寇的历史知识。”来自东北的游客李蒙赞叹道。
从东坡吟诗、八仙下凡,到仙人渡海……一路行进,一路风景,一路体验。层出不穷的情境演出让游客“根本闲不下来”。同时,景区还推出了“仙缘蓬莱・非遗传承”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蓬莱剪纸、面塑、扎染等技艺,让游客与古老民俗实现零距离接触。
内外兼修,在深挖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业态与产品供给的同时,蓬莱阁景区的硬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经过系统性地规划,蓬莱阁景区绿化景观焕然一新,花乔灌木与色叶树种相结合,形成立体景观层次,让四季皆有景、步步皆不同。
在“八仙过海”索道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龙。作为国内首条应用永磁直驱技术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索道,游客乘坐在全景吊箱中,可从高空俯瞰蓬莱阁古建筑群与秀丽的蓬莱湾风光,感受“仙阁凌空”的壮美。数据显示,暑期索道单日最高运送游客达1.6万人次。
乘着索道登上老北山,新开放的后海栈道又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栈道嵌入山体,人在山崖下走,海浪在脚下翻涌,山海共潮生的画面让游客终生难忘。与此同时,蓬莱阁景区秉持“低干扰、轻介入”的生态理念,以“微改造”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先后修建多处观景平台,保护了老北山自然风貌的同时,又打造兼具生态美感与舒适体验的游览空间。
如今,焕新后的蓬莱阁景区,已经成为蓬莱旅游“上山、下海、登阁、入市”大格局的微观缩影。
改革 实现景区商户“共赢”
按照景点分布、游客需求及旅游动线,景区在古建筑群、老北山、东门、振扬门、西门等区域,规划布局商业业态,并与知名品牌合作,先后引进城墙咖啡、蜜雪冰城、主题邮局、海岛日记、丹崖海市、仙服换装等多元业态,不仅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延长了其停留时间,提升了满意度,更促进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之前旅游的时候都感觉景区里卖的东西比外面贵好几倍,没想到在这儿吃蓬莱小面也不贵,味道很不错,还有演出能看。”在蓬莱阁景区内,游客张景一边品尝着蓬莱小面,一边欣赏前面身着古装的演员弹奏的乐曲。此外,景区商户实行“同城同质同价”,让游客在景区内放心大胆地消费,成为蓬莱阁景区消费业态改革最直观的展现。
消费场景与产品同质化、景区产品价格过高、游客消费体验不好……这是当前各大旅游景区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蓬莱阁景区大刀阔斧开展“改革”,留住特色业态,淘汰同质落后业态,对入驻商户实行动态管理,打破了以往“一铺定终身”的传统模式。
“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商户考核标准,从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环境卫生、文化特色等多个维度对商户进行打分,实行末位淘汰制。”蓬莱阁景区党委委员、产业开发部部长赵艺桦介绍,“考核不仅仅看销售排名,更注重商户与景区文化特色的契合度,只有真正能为游客带来优质服务和独特体验的商户,才能留在景区。”
在经营收益模式上,蓬莱阁更是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房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成”模式,这样将景区与商户捆绑在一起成为共同体,成为“共赢”关系,双方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增加共同收益。“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景区有动力帮我们提升销售额,所以就会全力帮助我们策划营销,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好事。”景区文创店的王老板表示。
一系列改革落地,让蓬莱阁景区的消费业态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今年以来,景区非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7%,逐渐从传统门票依赖迈向多元化、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模式。
联动 蓬莱迈向全域旅游
这个暑期,蓬莱阁景区旅游的逆势上扬不仅源于自身不断创新发展,也得益于蓬莱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布局。
近年来,蓬莱区创新提出“神仙生活蓬莱湾”的旅游发展理念,系统谋划“上山、下海、登阁、入市”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打破原来到蓬莱就是逛蓬莱阁的单一景区旅游模式,迈向大湾区的全域旅游时代。
在机制创新方面,蓬莱打破国企、民企经营壁垒,推动蓬莱阁景区与三仙山、八仙过海、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多家4A级以上景区及酒店联动,共同推出“两天一夜”“三天两夜”等多日联票产品,实现“一票通达、畅游蓬莱”,游客停留时间实现翻倍。交通配套同步升级。观光巴士专线已投入运营,新增3200多个停车位,进一步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游客满意率持续提升。
伴随着蓬莱旅游环境服务与产品供给的不断升级,蓬莱入境游市场热度也节节攀升。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和高铁开通等利好,蓬莱区积极拓展境外旅游营销,今年上半年成功吸引日韩等国入境游客超4万人次。
如今,蓬莱全域旅游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以蓬莱阁为核心的滨海旅游带,与丘山谷、东方海岸果谷、艾崮山谷等乡村旅游片区形成有效联动。30余家特色酒庄、百年果园、桃李大道等景点串联成链,推动农、文、旅三者深度融合,“一带三谷、满天繁星”的空间发展结构不断丰富,呈现出更具内涵的发展图景。
从苏轼的诗意遥想到今天的文旅地标,蓬莱阁跨越千年,仍焕发勃勃生机。它不再只是一座古阁,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次体验的革新、一个区域旅游发展的生动注解。在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开发、景区与全域之间,蓬莱阁正以“仙阁凌空”之姿,开启一段古今对话、山海共舞的崭新旅程——这里不仅是登阁望海的观景之台,更将成为每一个人心之所往的“人间仙境”。
YMG全媒体记者 陆启飞
通讯员 蓬宣 摄影报道
【来源: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