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到了某个年纪,便不免生出些念想。
我想着,待老去之时,若能有个小院,便是极好的。
不必太大,只须容得下几株花木,一张藤椅,一方石桌,便是矣。
这小院,当是远离尘嚣的。
四围或有矮墙,或植竹篱,总之要隔开外间的纷扰。
院中须得植些花木,不必名贵,但要四时皆有花开。
春日里,当有几株桃李,花开时节,粉白相间,暗香浮动。
夏日则要有茉莉、栀子,白花绿叶,清香袭人。
秋日不能少了桂花,金粟满枝,香飘十里。
冬日里,腊梅独放,幽香凛冽,最是宜人。
我想象着,每日清晨,踱步院中,但闻花香,不见俗尘。
那花香不必浓烈,淡淡的最好,似有还无,方才耐人寻味。
若是花香太浓,反倒失了雅致,恰似人事太过张扬,便落了下乘。
院中当有一架藤萝,绿荫如盖。
底下置一石桌,两把藤椅。
晴日里,可在此闲坐,读几页闲书,或是只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雨天也不妨,坐听雨打蕉叶,别有一番意境。
想来这般小院,不必有客常来。
偶有二三知己,煮茗清谈,亦不需多言。
人到老年,悲喜都已沉淀,何必再提?
相对无言时,但闻花香浮动,便是最好的交流。
有时又想,这般小院,或许终归只是个念想。
世上人多,地少,岂能人人得此清福?
然而有这念想,便好似已有了一半。
人在尘世中奔波劳碌时,心中存着这么一个去处,便觉得有了退步,有了依托。
究根而言,这小院不在砖瓦,而在心境。
心中若有花香,纵居闹市,亦能闻得;心中若存清静,虽处纷扰,亦能自在。
老去之时,重要的不是真有那样一个小院,而是能有那样一种心境:只闻花香,不谈喜悲。
这般念想,好似夜空中一颗星子,虽遥不可及,却照亮了一段路程。
人活一世,有念想可追,有美景可想,有花香可盼,便不算虚度。
至于那小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但存此想,老去之时,心灵便已有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