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里还没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窄走廊啊?要么堆着吸尘器、快递箱当“临时杂物堆”,要么空着积灰,总觉得“这么点地方能干啥”?直到看见这位太太的操作,才突然醒过来——原来“边角料”空间能变成孩子的“快乐补给站”!
很多家长都有同款痛点:孩子爱打滚玩玩具,客厅铺爬爬垫占地方,卧室又嫌闷,可走廊贴个白鸽图案的软垫子,刚好!
软乎乎的防摔又防脏,孩子坐在上面拼积木、翻绘本,两边都是自己的“宝贝”,这不就是“专属小世界”?关键是爬爬垫不是丑丑的纯色,白鸽图案一铺,连路过的人都觉得“这走廊怎么这么可爱”,比空着积灰强一万倍。
最戳人的是那面“成长型积木墙”——不是买现成的大板块,而是自己用房子形状的背景板贴积木,孩子能随便DIY拼房子、拼汽车。旁边放个矮凳,再贴个身高尺,从3岁玩到8岁都没问题;等孩子大了,把积木换成照片、明信片,或者改成书架,又是另一种模样,这不就是“跟着孩子长大的空间”?墙面底部四个透明收纳筐更懂家长:玩具分类放,孩子自己能找到,再也不用喊“妈妈我恐龙呢”,是不是省了好多“找东西的麻烦”?
对面的绘本墙也没浪费——木质背景板配透明收纳架,绘本立着放,封面清晰可见,孩子想看书直接抽,不用翻一堆。
关键是这么布置完,走廊居然没变窄!
正常走两个人都没问题,头顶的无主灯照得亮亮的,一点都不逼仄,这不比堆杂物强一百倍?
现在很多小户型家长都愁“孩子没地方玩”,要么挤客厅,要么占卧室,可走廊这么个“被遗忘的角落”,改一改就成了“第二儿童房”。
离原本的儿童房近,孩子自己能来回跑,玩累了直接回房间睡觉,是不是超方便?
你家走廊是不是还堆着快递箱?
是不是也觉得“这么小的地方没用”?其实哪有“没用的空间”,只有“没用到点子上的心思”——把走廊变成孩子的玩具房,既解决了收纳,又给孩子留了“能撒欢的地方”,这不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想想看,等孩子10岁的时候,再看这面积木墙、身高尺,会不会说“妈妈,我小时候在这儿玩过积木”?原来最有温度的装修,从来不是买多贵的家具,而是把“边角料”变成“有回忆的地方”。你家走廊准备怎么改?要不要试试这种“变废为宝”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