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曾打百万抗癌针,如今迈巴赫车队送行,孟再平一路走好!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3 06:07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这事真得聊一聊,49岁,说白了还算不上“老”,很多人事业正当头,家庭也才刚稳,结果孟再平这一走,把台上台下所有人都看哭了。

她的追悼会,9月8号上午办的,场面我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体面到极致,也心酸到极致。

先说最扎眼的画面。送葬的车队——一溜迈巴赫。不是租几辆撑门面的噱头,而是排成整齐的长队。

第一辆车头摆着她的大幅遗照,红底白衣,眼神还透着舞台上的神采;后面几辆车车头花团锦簇,每辆车摆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她的名字与诀别。

老实说,这阵仗在一个地方戏演员的追悼会上并不多见,说明她的人缘、人情、人气,都不是空口号。

可镜头往灵堂里一拉,你就发现这场体面背后,藏的全是泪。她的二婚丈夫林先生写的挽联:“可怜儿女大哭小啼要娘回,恩爱贤妻苦雨凄风催汝去。”

这不是随便写几句套话,那是真哭着写的。读出来的时候,整个灵堂都静了,只剩下啜泣声。继女穿着麻衣,哭到脸都白了,完全不像“作秀”。

有人说过,孟再平生前对继女像亲闺女一样,真心换真心,所以这个场景就让人破防。

还有一个细节让不少人纳闷:她的亲儿子,背了一双草鞋,头上戴了个草编的帽子。有人一开始以为是孩子不懂事乱穿,后来才有人解释,这是绍兴那边的传统习俗——背草鞋,寓意“送娘走远路”。

这种“土办法”,放在迈巴赫车队的背景里,对比太刺眼了。

一边是豪车的奢华,一边是草鞋的朴素,其实就像孟再平的一生:台上是光鲜亮丽的小王少楼,台下却要为生存拼到癌症最后一刻。

她这一走,连前夫都到了。

两人当年闹得挺僵,可人死面前,所有恩怨烟消云散。

有人说这叫“因果”,也有人说是“人情”,但不管怎么称呼,留下的都是遗憾。

舞台撑起来的生命

孟再平是绍兴诸暨人,16岁进上海的越剧团,拜在范派名家王少楼门下。那时候她还小,人称“小王少楼”。学艺出师后,她没选择去电视圈、没往流量综艺钻,而是一直在地方戏里死磕。

后来自己组了“台州孟孟越剧团”,当团长,带着一帮人跑南闯北演出。

大家知道现在戏曲环境有多难。年轻人追短视频,谁还守得住三四个小时的戏?可孟再平就敢这么“傻”。她在短视频平台开账号,累积了三十多万粉丝,全是真正的戏迷。

这群人不是刷脸的粉,他们真会跟着哼唱,真会半夜刷她的直播,只为了多听一段唱腔。你说她没价值?不,她用另一种方式,把濒临消失的越剧带到了屏幕前。

可惜就是这条路,把她的命也搭了进去。前年查出胰腺癌,很多人劝她停下,安心养病。

可她没听,还是坚持演出。有人爆料说,她打了120万的抗癌针。

大家知道胰腺癌的凶险,生存率极低,但她还想拼。为什么?一句话,她舍不得舞台,舍不得观众。

艺术和生命的拉扯

有人问:“她这么拼,值得吗?”

我只能说,这是她的选择。她把生命全砸在越剧上。

换句话说,她不是“为了钱”,她是真的离不开那个舞台。你想想,120万一针的药,她打过;舞台上哪怕剧烈疼痛,她也上去唱过。别人求活,她是为了能再唱几出戏。

但从社会角度看,这事挺残酷的。

我们常说要保护非遗,要保护地方戏,可真正保护了吗?没有。很多戏曲演员,收入低、保障差,病了基本靠自己。孟再平只是其中一个,她的结局,是行业的缩影。

前夫的出现

有个小细节也让我挺唏嘘的——她前夫来了。

两人当年关系僵,闹得挺难看,可最后还是站在灵堂里送了一程。人死面前,所有恩怨都算不了什么。

你说是不是讽刺?活着时翻脸,死了却得站在一起哭。

她留下什么

她留下了三十多万粉丝,留下了剧团的名字,留下了那些唱段。

她没留下的,是健康,是时间。

49岁走人,连50都没混上。她的粉丝再多,也换不来多活几年。

但我得说,她没白活。她用命唱的那些戏,会留在观众记忆里。那才是艺术家的真正意义。

有人看追悼会只看到豪车,说她死得风光。我看见的是草鞋和泪水。豪车是给别人看的,草鞋才是她的命运。

孟再平的悲剧,不只是个人悲剧,是戏曲人共同的悲剧。今天我们说要传承,要保护,可等他们死了,我们才去排场地送。活着的时候,谁给他们保障?

如果以后,再也没有人像她这样傻傻地唱越剧,宁愿拿命换舞台,那这门艺术怎么办?

这问题,我没答案。只能说,孟再平走了,但她用49年告诉我们:热爱可以很真,代价也可以很大。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