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汽车 “产销双破 2000 万”,新能源成绝对主角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2 22:05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2025年刚过8个月,中国汽车市场就交出了一份足以载入行业史册的成绩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1日发布的数据,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均增长12%以上,这是我国汽车产业首次实现产销双双突破2000万辆大关。更令人惊喜的是8月单月表现,产销分别攀升至281.5万辆和285.7万辆,环比增长8.7%和10.01%,同比增幅也高达13.0%和16.4%,增长势头较上半年更为强劲。

追溯这波增长的核心动力,新能源汽车无疑是绝对主角。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增速均维持在37%左右,是传统燃油车增速的两倍多。如今,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达45.5%,距离“半壁江山”仅一步之遥;更关键的渗透率指标,自今年3月起连续6个月超过50%,8月更是飙升至55.2%——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2辆汽车,就有1辆多是新能源车型。曾经的“小众尝鲜选择”早已成为市场主流,走进4S店,销售优先推荐的基本是新能源车型,不少家庭换车时更是直接跳过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之势已不可逆转。

随着新能源市场走向成熟,行业资源也加速向头部集中。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的集团合计售出914.6万辆,同比增长39%,占据总销量的95.0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从品牌格局来看,传统车企优势显著,比亚迪、吉利、上汽以286.4万辆、122.7万辆和83.7万辆的销量稳居前三甲。其中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凭借“从几万块代步车到几十万高端车型”的全价位覆盖,精准击中不同用户需求——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能找到性价比代步车,多孩家庭也能选到空间充裕的家用车,广泛的车型布局让它牢牢占据销量榜首。而自主新造车品牌中,零跑和小鹏的增速堪称“黑马”,前8个月分别售出32.9万辆和27.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40.4%和251.8%,小鹏今年新车型升级的智能驾驶功能,更是成为吸引用户下单的关键亮点。

中国汽车的增长故事,不止发生在国内市场,海外战场同样捷报频传,实现了“乘用车稳步增长、商用车猛涨”的双线飘红。国内市场方面,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其中乘用车贡献760.7万辆,同比增28.6%,A级和B级车是绝对主力,分别售出261.7万辆和241万辆;A00、A0级车则在政策拉动下保持可观增速。商用车的表现更令人意外,前8个月销量48.1万辆,同比大增59%,远超乘用车增速——这背后是物流行业的“成本账”逻辑:新能源商用车的电费比油费节省一半以上,不少物流公司批量替换新能源货车,市区内的配送车也基本完成新能源化,实用的成本优势直接推动商用车销量暴涨。

出口端的表现更是亮眼,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大涨87.3%,已然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细分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47.3万辆,同比增85.1%;新能源商用车出口5.8万辆,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7倍。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而中国车企的高性价比优势恰好契合当地市场需求。比如比亚迪在泰国布局工厂,就近服务东南亚市场;奇瑞则凭借在欧洲成熟的销售渠道,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在出口企业中,奇瑞和比亚迪堪称“双巨头”——奇瑞前8月出口79.5万辆,同比增10.5%,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出口量的18.5%;比亚迪出口63.4万辆,同比暴涨1.3倍,增速在行业头部企业中名列前茅。

中国汽车产业能在2025年实现如此突破,绝非偶然。政策层面,“两新”政策打底,叠加各地汽车消费补贴、购置税减免等利好,为市场注入稳定信心;产品层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和性价比提升,实实在在打动了消费者;企业层面,车企及时调整生产节奏与出口策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多重因素共振,才让产销数据一次次超出预期。展望未来,只要新能源技术持续升级、出口渠道进一步拓宽,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势头必将延续,继续在全球汽车市场书写“中国制造”的新传奇。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