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黔西南州多个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辣椒、苦瓜、韭菜、冬瓜等吸引全国各地收购商前来收购。田间地头里,村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乡间道路上,采购货车往来如织。
近年来,黔西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打造以大湾区为重点,同时辐射多区域的“菜篮子”基地。
在兴义市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运输司机韩文权忙着将韭菜装车。“这一车大约有14吨,即将发往江苏淮安。”韩文权说,他平均每月在兴义和东部地区往返4次。
配送分中心业务专员顾典梅介绍,中心目前已签约种植户200余户,覆盖兴义、安龙等8个县市,销售产品涵盖韭菜、辣椒、白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自2022年试运营以来,已累计销售蔬菜7万吨,今年1月至8月,销售量已超9000吨。
在兴义市白碗窑镇千亩冬瓜基地里,墨绿油亮的冬瓜整齐悬挂。测产数据显示,平均亩产高达15.6吨,创历史新高。“产量提升得益于科学种植,包括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农艺师万忠平介绍。据悉,该镇冬瓜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多亩发展至如今1344亩,年总产值近1200万元,每年提供务工机会超2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近200万元。
种植户雷乃兵今年种了50亩冬瓜。他说,尽管今年市场行情不如往年,但因产量大幅提高,预计每亩收入仍能超过1万元。“前两天刚刚采摘完10万斤冬瓜,已经装车发往外地。”雷乃兵介绍,他种植的冬瓜主要销往湖北、广西、广东等地。“这几年销路越来越畅通,不少外地采购商直接来到地头采买,销售更方便了。”
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万屯镇干海子蔬菜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村民正加紧采摘。据了解,干海子蔬菜基地依托与大湾区配送中心的深度合作,按照订单需求规划种植品类与规模,让甘蓝、西红柿、包菜、辣椒、贝贝南瓜等蔬菜从田间采摘后直接对接市场,基地年总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农户务工4万人次。
兴义市敬南镇十里坪蔬菜基地,百余名工人也忙着将辣椒采收、分拣、装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供应基地,基地已种植辣椒400多亩、生姜360亩,以及西红柿、苦瓜、黄瓜等。今年辣椒亩产约1850公斤,主要销往上海、广东、福建、浙江、云南等地。基地技术管理人员韦开浪表示,从播种到采摘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技术规程,要让十里坪蔬菜的品质在外省打响。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