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乡村振兴
杂粮走上有机路 土中长出“金元宝”
作者:王文郁 文/摄
图一:有机杂粮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二:沉甸甸的谷子丰收在望。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9月7日,记者搭乘高铁从辽宁沈阳出发,来到建平县。在该县朱碌科镇的农田旁,记者看到泛着金黄色的谷穗压弯了腰,又是一年丰收在望。
1979年,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5500年前的碳化粟粒,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如今,作为红山粟文化发源地,朝阳市的杂粮产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朝着有机化、品牌化方向蓬勃发展。
田野里的金色希望 今天的朝阳,已构建起“三条高铁、三条高速、一条航线”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仅全域融入北京、沈阳、大连“2小时经济圈”,还能让特产有机小米、红小豆等杂粮,在72小时内摆上欧洲货架。
怀志杂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怀志杂粮)电商负责人孙成莉告诉记者,公司种植有机杂粮26个品种,近几年线上销售纪录不断创新高,曾创下6小时售出50吨有机小米的纪录,多款有机杂粮产品已出口海外。
在朝阳泰然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谭建军指着一排自动化加工设备表示,该公司现有生产设备不仅能满足自有基地有机杂粮的加工需求,还有富余加工能力。而在该公司展厅里,各式有机杂粮面粉、速食产品摆满了货架。
辽宁方园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FOFCC)高级检查员石嵩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建平县日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适宜杂粮种植。从最初的合作社模式到如今企业化统一管理,从原粮输出到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20多年间,建平县杂粮产业实现了飞跃发展。
“一直以来,建平县高度重视有机产品发展,始终将其作为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培育有机产业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建平县副县长王继伟向记者介绍,该县目前有机杂粮产品已涵盖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等多个优势品类,丰富了市场供给,凭借过硬品质赢得消费者广泛信赖。
2024年,朝阳市杂粮种植面积达105.4万亩,总产量34万吨。其中,通过有机认证产品的种植面积达2.8万公顷,约占朝阳杂粮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近12万吨。怀志、泰然等一批有机产品认证企业迅速成长,推动朝阳杂粮迈入市场中高端行列。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副处长朱红军表示,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有机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新选择,而且在助力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杂粮实现“有机”转身 在朝阳市,当地特色产品的耕作传承有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表示:“红山文化时期的朝阳先民已掌握轮作休耕技术,他们种植的‘红谷子’,正是现代朝阳小米的直系祖先。”
小米粥养胃的说法世代相传,甚至在困难时期被用作母乳替代品哺育婴儿。至今,北方自助早餐店都少不了小米粥。
不仅是小米,朝阳市还围绕有机杂粮开发了很多深加工产品,丰富了杂粮的产品线,提升了杂粮的附加值。朝阳市杂粮经销部门更是将有机杂粮精制成各种食品广为推荐,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来自朝阳的美食。
好杂粮还要卖上好价格,向有机要效益,打破阻碍杂粮产业发展的桎梏。朝阳市通过推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带动杂粮产业由增产向增产与提质并进,走出影响村民增收的困局;有机产品认证企业严格执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持续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体系,做到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可追溯,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认证机构执行对获证组织现场检查、有效跟踪以及按比例实施不通知的现场检查,同一认证品种在证书有效期内如有多个生产季,则每个生产季至少安排一次获证后的现场检查。
孙成莉说,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带动了有机杂粮需求逐年增长,公司自有基地有机产品在高端超市、社区团购等渠道的复购率大幅提升,打响了品牌口碑,打开了增量市场。
政策引领认证保障 “2002年是朝阳有机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重要一年,第一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落户建平县。至今年8月,全市有机产品认证获证企业63家、拥有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37张。”朝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海燕向记者介绍,2021年—2025年,是朝阳市有机产品认证高速发展期,获证组织增加了90.9%,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增加了110.8%。
石嵩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仅该公司就在当地发放杂粮生产相关有机认证证书40余张,覆盖杂粮种植面积近万公顷。
“杂粮产业是建平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机’已成为建平县农产品品质的核心标签。”王继伟表示,响应国家绿色农业发展战略,推进杂粮产品有机认证,不仅让“土疙瘩”里长出了“金元宝”,更助力该县杂粮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同时,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全省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以质量认证为抓手,通过组织认证机构进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有机认证方面的指导、帮扶、宣贯、培训。朱红军说,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除有机化发展之外,品牌化也成为朝阳市杂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朱红军表示,如今,朝阳市已初步形成了“品牌引领市场、市场带动龙头、龙头辐射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