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有和鸣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2 08:08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河源日报

尊师重教有和鸣

——记沙特中国教师的教师节

  ○新华社利雅得9月11日电  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一堂以教师为主题的文化交流课热烈展开。讲台上,中国老师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娓娓道来;讲台下,来自沙特政府部门的学员们接续分享阿拉伯教育先贤的故事。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在两种文明中交汇。

  教师张艳芳来自中国中央民族大学,今年加入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队伍。在课堂上,她介绍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及其打破贵族教育垄断的历史意义,讲述了孔子学院的命名渊源和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

  当被问及阿拉伯世界的教育先贤时,学员们异口同声说出“花拉子密”。“他是阿拉伯智慧的杰出代表,和孔子一样,都是文明的灯塔。这堂课是双向的文化致敬与共鸣。”张艳芳说。

  课堂上,学员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有人用汉语拼音写下“Jiao shi jie kuai le!”;有人一笔一画写下汉字“谢谢老师”;还有学员用阿拉伯语写下“谢谢”“愿你们平安健康、幸福常在”的祝福。

  除了大学课堂,沙特初中中文课堂里的朗朗读书声,也成为在沙中国教师们最好的节日礼物。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沙特教育部将中文纳入初中教学体系。王君宝在利雅得东部的穆阿马尔·本·拉希德男子中学任教已进入第二年。他说:“一年多来,我亲眼见证了学生们中文的进步,从拼音难辨难读到能和我自然交流,令我非常感动。”

  “过去一年,沙特大多数中学都只配有一名中国教师。因文化与语言差异,教师的教学压力很大。9月初,沙特政府又招募了185名中国教师到全国各地中学任教,体现了沙特对中文教学的重视。”王君宝说。

  在这个教师节,许多中国教师在沙特各地校园留下了难忘的节日记忆。马晓霞去年在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今年通过选聘转入麦加省一所中学任教。她表示,孔子学院教学模式成熟、资源丰富,积累的教学经验易于推广;而沙特中学的中文教学尚在起步阶段,需要教师结合学生需求进行课程创新和教具自制。“在中学任教更像‘从零起步’,但看到学生们好学的眼神,就觉得一切值得了。”

  拥有8年教龄的纪燕如今年通过招募,在塔布克第12女子中学任教。“沙方为我们安排了酒店与接送车辆,既有往届教师的经验分享,也有阿语培训与生活保障,还有多名会中文的本地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尽快适应。期待未来能为更多沙特学生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纪燕如说。

  在沙特西部山区艾卜哈第18中学任教的杨柳青把这段经历看作“教学与心灵成长的双向交流”。她充分感受到当地人的友善与尊重,更是被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打动。她说:“来到沙特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选择,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中沙人民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

  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新颖表示,尊师重教是中沙文化的共同底色。作为语言文化互联互通的平台,孔子学院不仅教授语言,更重在搭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心灵之桥”。在中沙文化年背景下,这份跨越山海的温度将从课堂延伸至社会——为两国在教育、人文乃至政府层面的沟通与互信播撒更多种子。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