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给LABUBU“高定”汉服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2 06:07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李俊芝为LABUBU做国风“娃衣”。

  曹现梅 摄

  曹现梅

  身披敦煌飞天帔帛,腰系唐代蹀躞带,额点花钿,面染唐妆……今年夏天,风靡全球的潮玩LABUBU穿上了一件件惊艳的高级定制汉服,爆火出圈。这些精美的“娃衣”出自青岛市市北区“90后”创业者李俊芝之手。由她精工制作的唐代圆领袍、明代马面裙、敦煌飞天服等“国风衣橱”系列正在线上热销,最火的一款卖出超千套,在玩家中掀起一股“国风娃衣热”。

  LABUBU穿上圆领袍,爆卖上千件

  “今年五六月份,一款唐代圆领袍材料包突然卖爆,最火的单品卖出超过一千套。”李俊芝介绍,这款圆领袍是结合热播剧《国色芳华》中的花鸟使造型复原的一款圆领袍。材料包单价从39元到138元不等,如果搭配幞头、绒花等配饰,整套价格在300元左右。最初她只计划做几十件,没想到订单越来越多,后续追单增加至几百件,又涨到上千件,“原本随材料包搭配的都是手绘图纸,后来实在忙不过来,我就通过电脑绘图后,交给印刷厂批量印。”

  战国深衣,汉代曲裾,唐代圆领袍、齐胸衫裙,宋代褙子,明代马面裙……这些好似微缩艺术品的汉服“娃衣”,全部由李俊芝手工完成。“像敦煌飞天服,配色源自敦煌壁画,用飘逸丝带制作帔帛的设计灵感来自飞天形象,而且采用磁吸设计,实现一衣两穿。项链则复原唐代水晶项链,搭配磁吸扣,还可拆下作为精致手链佩戴。”“娃衣”严格参考不同朝代的史料和壁画等复原制作,还融入了李俊芝的巧思。

  “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三四套。”李俊芝说,“娃衣”不仅要运用宋锦、绞花罗等非遗面料,通过一道道精细工序变成华美服饰,还要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搭配一款不足3厘米的手工绒花配饰,“别看它小,全部要用丝线一点点盘结而成,老师傅手艺再熟,一天也只能做两三朵。”

  自学全凭热爱,复原汉服文化

  李俊芝并非服装科班出身,大学时学的是平面设计。生孩子后,为了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她转型教小朋友美术创意。

  一次偶然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她任职的教育机构急需一名服装课老师,临时请她帮忙。凭借美术功底,她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却由此产生了对传统服饰的浓厚兴趣。

  “课上,我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公主穿什么衣服,他们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迪士尼。”这个回答深深触动了李俊芝,“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美丽的服饰。”

  通过调研,她发现汉服文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而迷你汉服恰好能够成为可以触摸的历史。

  2021年,李俊芝将迷你汉服确定为创业方向。虽然报了服装设计网课,但她发现课程内容以西式剪裁为主,传统服饰相关内容稀缺。于是她开始自学,从服装结构、面料工艺到历代汉服形制与纹样,啃下一本本专业书籍。

  为了确保服饰的准确性,她经常到博物馆,对着出土文物和古代壁画一研究就是大半天。从唐代圆领袍、宋代褙子到明代马面裙,仔细考证每一款服饰。

  为了让孩子们也能体验制作乐趣,她创新性地开发了材料包模式,将布料预先裁剪好,搭配相应工具,让使用者能够亲手制作出精致的迷你汉服。

  抱着分享的念头,李俊芝在小红书上发布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过程。出人意料的是,很快就有人咨询购买材料包,这让她看到了市场机会。去年年底,她试着给LABUBU设计了一款“娃衣”,没想到一下子火了。随后,她开始设计更多款式的材料包,还推出详细的线上制作课程,也接受玩家自带布料的定制需求。如今,她的社交账号已经获得超过10万点赞。

  挑战最小“娃衣”,做出9厘米套装

  李俊芝的工作台上,仿佛隐藏着一个微缩的工艺世界:迷你电熨斗处理着仅5毫米宽的折边,镊子小心夹起1毫米的气眼、2毫米的珠花……这些都是她为潮玩娃娃“高定”汉服的“秘密武器”。

  李俊芝不断挑战工艺极限。她从制作60厘米的四分之一人偶“娃衣”起步,逐渐尝试为17厘米的LABUBU乃至更小的素体娃娃制作服饰。最终,她成功为仅10厘米高的素体娃娃制作出明代交领袄与马面裙,整套服饰总长约9厘米。

  记者注意到,一条宽约5毫米的腰带上不仅饰有精巧带箍,两端还绣着金线刺绣,完美还原了唐代功能性腰带的原貌。“最难的是制作蹀躞带。胶水溢出来,整条腰带就报废了。做两条就得准备4条料,损耗率高达50%。”李俊芝拿出一盒废品说道。

  在她的巧手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微缩服饰诞生:唐代圆领袍的领子需要内衬包条,对花必须精准无误;明代袄衫保留着接袖和护领的传统制式;唐代幞头参照慕容智墓出土实物精心复原。

  走进校园,带孩子们“穿越”历史

  在李俊芝看来,汉服不仅是服饰,更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缩影。

  “以汉服为切入点,就像打开历史的显微镜,让一个个朝代变得具体可感。比如通过唐代圆领袍、宋代褙子,结合李白、李清照等人物形象,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历史的直观认知。”李俊芝说。

  今年春天,李俊芝和她的团队走进了青岛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传统服饰文化课程。“当孩子们亲手为娃娃穿上汉服时,他们会好奇,为什么李白要穿圆领袍,李清照的旋裙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其实就是最生动的历史启蒙课。”

  8月28日,她为一批教师做专业培训。秋季新学期,这门特色课程将在更多学校开设。

  除了教学活动,李俊芝还在积极筹备新品,并与文创机构合作推出博物馆联名文创。

  随着“娃衣”市场持续升温,一个人创业的她常感力不从心。由于市面上现有面料纹样多针对成人服饰设计,用于“娃衣”时图案往往过大。她希望未来能自主设计面料图案,定制专属布料。

  同时,她期待能汇聚更多力量:“我希望能带动一批‘宝妈’,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拥有自己的小事业。比如通过夜校或手工培训,帮助大家掌握相关技能,未来可以合作代工或开发等。”

  “目标是打造一套完整的国风‘娃衣’体系,让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服饰。”李俊芝表示,“潮玩也可以成为汉服文化的代言人。”她计划在未来推出自有IP的娃娃,借助这些与年轻人情感共鸣的方式,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