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米粉蒸肉可不是简单的家常菜,早在清代《调鼎集》里就有记载,当时叫 “粉蒸肉”,还写了 “猪肉切薄片,米粉拌酱蒸” 的做法。以前农村逢年过节、办宴席,这道菜准少不了,一是蒸菜能留住肉的鲜味,二是一次能做一大碗,招待客人特别方便。
不同地方还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江西人爱用籼米粉,蒸出来带着米的韧劲;四川人会加辣椒,吃着香辣过瘾;我们老家则是最传统的做法,只放八角、桂皮提香,吃的就是肉和米本身的香。这么多年过去,不管做法怎么变,这道百年传承的菜,始终藏着中国人对家常味的偏爱。
等蒸锅 “咕嘟咕嘟” 冒够了气,掀开盖子的瞬间,热气 “呼” 地一下扑到脸上,带着五花肉的油香和米粉的焦香,一点都不腻人。再看碗里的肉,酱红色的肉片裹着金黄的米粉,米粉吸足了油,看着就油亮诱人。
用筷子夹一块,肉皮软乎乎的,一抿就化在嘴里,瘦肉一点不柴,带着米香;嚼一口米粉,颗粒感十足,还能尝到淡淡的八角香,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滴,赶紧舔一口,连碗底的碎米粉都想刮干净,吃完还忍不住咂咂嘴,满脑子都是 “太香了”!
食材选购指南:精确到克,选对才好吃
1.五花肉(500 克):选三层肥瘦相间的,表皮要白净,脂肪呈乳白色,用手按压能回弹,不粘手的才新鲜;冬季选偏肥厚的,油脂足蒸着香,夏季选稍瘦的,搭配冬瓜解腻。
2.大米(120 克):选当年的新米,颗粒饱满、无霉味,不要用陈米,不然米粉没香味;也可以买现成的蒸肉粉(150 克),注意看保质期,避免受潮结块。
3.配料:生姜 30 克(选表皮光滑、捏着硬的,不选软塌的),大葱 20 克(要葱白粗、叶子翠绿的,新鲜无黄叶),料酒 20 毫升(选酿造料酒,香味更浓),生抽 30 毫升、老抽 5 毫升(选氨基酸态氮≥1.2g/100ml 的,鲜味足),白糖 5 克(普通白砂糖即可)。
5步搞定!创新做法更实用
第一步:腌肉入味(关键!决定口感)
把 500 克五花肉洗干净,想不腻可以去皮(爱吃皮就留着),切成 0.5 厘米厚的片,放进大碗里。加 20 毫升料酒、30 毫升生抽、5 毫升老抽、5 克白糖,再放 15 克姜末、10 克葱段,用手抓揉 1 分钟,让肉充分吸进调料,然后放一旁腌 20 分钟。(技巧:抓揉的时候能感觉到肉变黏,这样腌出来更入味)
第二步:炒米粉增香(革新点!比生米粉香 10 倍)
120 克新大米里丢 2 颗八角、1 小块桂皮,放无油的锅里,中小火慢慢炒,炒到大米变黄、闻着有焦香就关火,放凉后用料理机打成粗米粉(别打得太细,有颗粒才好吃)。(传统用生米粉,炒过的米粉不涩,香味更浓,新手也能做好)
第三步:裹粉码盘(细节决定均匀度)
把腌好的肉片拣去葱姜,每一片都均匀裹上炒好的米粉,然后皮朝下(留皮的话)码在深盘里,剩下的米粉全撒在上面,再放 15 克姜末、10 克葱段,肉之间留点点缝隙,方便蒸汽流通。(技巧:裹粉时用筷子翻拌,别用手抓,避免米粉结块)
第四步:创新蒸制(省时!上班族也能做)
蒸锅加水烧开,把盘子放进去,盖紧盖子中火蒸 30 分钟,再转小火蒸 15 分钟;要是用高压锅,上汽后压 10 分钟,再焖 5 分钟就行。(传统要蒸 1 小时,高压锅省时,肉还更软烂,早上腌肉,晚上回家蒸正好)
第五步:出锅点睛(香味再升级)
蒸好后取出盘子,先把表面的葱姜拣掉,撒上切碎的葱花,爱吃香的可以淋 1 勺热油,听着 “滋滋” 的响,香味一下就飘出来了。(技巧:热油别太热,七成热就行,避免把葱花炸糊)
最近超流行 “健康版米粉蒸肉”,不想吃太油的朋友,能用鸡胸肉代替一半五花肉,或者在盘底铺层花菜、贝贝南瓜,既能吸油,吃着还更清爽,特别适合减脂期的人。
还有几个冷门小技巧:腌制肉时加 1 勺腐乳汁,味道会更浓郁,像南方的腐乳蒸肉味;米粉里掺 1 勺玉米淀粉,蒸出来更软糯,老人小孩都爱吃;蒸好后放凉,下次加热吃,米粉会更入味,我外婆以前总说 “隔夜蒸肉更香”,试过真的没错!
网红圈还火了 “辣白菜米粉蒸肉”,就是蒸的时候加几勺韩式辣白菜,酸辣解腻,年轻人都爱这么吃;还有 “粉蒸排骨”“粉蒸鸡翅”,做法和米粉蒸肉差不多,都是裹粉蒸,最近也成了家常菜热门,大家都能换着花样做。
你家做米粉蒸肉喜欢留皮还是去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