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课堂:耐克创始人亲授创业成功的5大关键点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11 08:09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52 年前,跑步不是全民风潮的休闲运动,而是专业的运动项目。出外跑个 3 公里,是怪咖才会做的事。

如今 Nike 一年卖出三亿五千万双慢跑鞋,你绝对无法想像刚成立时,他是个负债累累、资金周转不灵的公司。

Phil Knight 从原本的害羞、缺乏自信的二流田径选手,成为现今世界第一的跑鞋品牌创办人,他的自传《跑出全世界的人》中展现他在这一路上坚持的原则:

壹、我卖的不是鞋子,而是信念

Phil 在美国西部奥勒冈州长大,由于报社老板父亲的强势教育,他从小希望成为父亲眼中的成功人士。他毕业于在美国大学中不错的奥勒冈大学,又在顶尖的史丹佛大学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

履历上看似风光,但 Phil 的少年时期其实充满挫败。他梦想成为顶尖运动员,却被高中棒球队拒绝。他想成为一流田径选手,曾参加过四次奥勒冈田径赛,表现不错却又无法超越那些明星选手。

从小的梦想从不能达成,让他内心充满失败的阴影。但那些在田径场上追逐的汗水,却形成Phil 对跑步的坚强信念。

他用跑步来诠释人生,艰辛、痛苦、还有风险,回报却少之又少。在空旷的路上,并无真正的终点与目标。

就如Nike 初期的标语,“没有终点线(There is no finish line.)”,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能继续跑下去。

史丹佛大学毕业前的创业专题讨论课中,他针对鞋子写了一份研究报告,主张日本制跑步鞋可以出口到全世界。毕业后,他决定要进口日本虎牌鞋(Tiger)到美国贩售。

创业初期,Phil 从事报业的老爸觉得卖鞋非常丢脸,要他去会计事务所工作。Phil听从父亲建议,到会计事务所工作。

一开始,他审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并学习企业如何存活、亲眼看到企业如何灭亡。而后当 Phil 需要稳定薪水支撑公司金流、同时又需要时间经营公司,他辞去会计工作,选择可以定时上下班的波特兰州立大学当会计学助理教授,用剩余的晚上与周末经营公司。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他父亲认为教书工作不值得尊重、在波特兰州立大学教书更不值得尊重。

尽管如此, Phil 还是坚持他的信念─“相信跑步,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曾在毕业后选择环游世界的Phil,短暂停留在夏威夷当百科全书业务员,后来因为个性过于害羞,业绩惨淡。

Phil卖百科全书,因业绩不好而逃避。但当他卖起鞋子,却卖出足迹遍布世界的 Nike 帝国。同样是卖东西,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Phil 说:“我不是在卖鞋子,而是我相信跑步。”

当一个人开始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益世界,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成功。

贰、在 Nike 没有一个构想神圣到不可嘲笑

什么事“鞋痴“(Shoe Dog)?是一生投入鞋子制造、销售、设计的人。这些与鞋子终身为伍的人常使用这个词称呼自己。

这痴迷的狂热让 Phil 一路上吸引许多共同信念的伙伴:

坐轮椅的瘫痪男子伍德尔(Bob Woodell)、社工人员强森(Jeff Johnson)、体重超过150公斤的酒鬼会计师海斯(Del Hayes)以及被 Phil 说像是北美野人的史崔瑟(Rob Strasser)。

这群创始大佬中,没有一个是鞋业起家,却凭着一股信念跟随 Phil 打遍全世界。

他们称自己为“杂碎“(The Buttface),而 Nike 高层会议在企业内部叫”杂碎会议“(buttfaces meeting)。

因为他们认为在会议中没有一个构想神圣到不可嘲笑,也没有哪一个人重要到不可揶揄。充分表达意见,凝聚共识,自由平等、团队合作

这些就是 Nilke 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们从创始以来做事的精神。

Phil 承认自己是田径场上的弱者,但因为能看清自己的不足,才能真诚地与伙伴沟通。

当拥有伙伴后,真诚沟通、坚持信念。拥有这一群杂碎,才能让 Nike 成为世界第一的跑鞋品牌。

叁、勇于创新,但一双鞋不要塞进 12 样创新

1977 年3 月的早上,一个名叫法兰克鲁迪(Frank Rudy)的太空学家来到 Nike 推销他的疯狂点子。

他建议把空气灌进跑鞋里。从当时的技术来说,这根本是天方夜谭。大家从没想过用空气来缓冲双脚压力。 “为了强化支撑。为了走一辈子。“鲁迪跟 Phil 说。

在 Phil 眼中,鲁迪根本就是个怪人。而 Phil 却愿意相信这个被爱迪达(Adidas)拒绝的想法,将鲁迪带来的塑胶压缩气囊鞋底塞进自己的跑步鞋,外出跑了六英里。

Nike 推出“顺风“(Tailwind)鞋款,填充了鲁迪的专利气垫鞋底。但却因为研发时忽略了涂料的设计缺陷,让鞋面裂开解体,导致热销的第一代顺风爆出退货潮。

Nike下令回收、全额退费,他们学到了宝贵教训,即——“不要在一双鞋中塞进12样创新,重新来过“。

因为 Phil敢于冒险的个性、加上不断修改的创新精神,最终创造了现今众所皆知的气垫鞋。

明显的大气垫鞋底、打上“Air“标志,这双气垫鞋让 Nike 超越爱迪达,成为引领全球运动鞋科技创新的大品牌。

Nike第一位明星跑者史蒂夫·普雷方丹(Steve Prefontaine,美国史上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曾说过:“或许有人可以击败我,但得流血才行”。

每场比赛都全力以赴,就是这样的拼劲,才能在每次快要放弃时,再吸口气往前冲。

正如 Phil 梦想成为的一流跑者,失败了,讨论原因,改进后,再向前冲刺。他认为在拼尽全力后却失败,至少还可以学到可贵的经验。

因此Phil总在创业的道路上全力以赴,面对当时的运动鞋老大哥爱迪达,他不服输。

“要治好筋疲力尽,也许就是要更拼才对。”Phil 说。

肆、人要的不是钱,而是用生命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Phil在书中有一段话,“当金钱滚滚而来时,它影响了我们大家。但这影响不深也不久,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受到金钱所驱使。但那就是金钱的本质。无论你有没有,无论你想不想要,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会试着定义你的日子。我们当人的任务就是不要让它得逞。”

金钱在你的人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你追求的目标?

还是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

Phil 希望我们首先要学会思考。

在人生中,你每天醒来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询问内心,这些答案会渐渐形塑成现在的你。

2005 年的7月一场活动中,雷霸龙·詹姆斯(LeBron James)要求与 Phil 私下面谈。

结果他问了 Nike 的诞生年份─“1972年”。听到年份后的詹姆斯说,“这是一只 1972 年的劳力士手表。”

他把表送给 Phil,他看到上面刻着:“谢谢对我赌一把。”

Phil 从没想过他的人生可以影响一个人。

他不晓得该说什么,因为那可能根本不算赌一把。但因为Phil 相信“运动”、相信“跑步可以让每个人更好”,他穷极一生带领 Nike、也影响着运动员,成就了他们的人生。

伍、年轻人,去寻找你的志业吧!

对 Phil 来说,卖鞋绝非纯粹是生意,永远都不是。

他相信运动、相信跑步会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

他认为还有更多的运动员需要帮助,而他现在拥有了可以帮助世界的能力。

你呢?

你相信什么?

你认为你可以成就哪些事情?

Phil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志业,就算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去找就对了。

跟着志业走,也许会疲惫、会痛苦,但那些挫折会成为养分,那些养分最终会让你成为一个你想要的自己。去寻找志业吧!

Just do it !

结语

从会计师变成“杂碎”和“鞋痴”,Phil Knight 从志业出发,用运动鞋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创造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 Nike帝国。

他在自传《跑出全世界的人》写出他人生路上的五个成功原则,也就是他成功的五大关键:

1、 我卖的不是鞋子,而是信念。

2、在 Nike没有一个构想神圣到不可嘲笑。

3、勇于创新,但一双鞋不要塞进12样创新。

4、人要的不是钱,而是用生命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5、年轻人,去寻找你的志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