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
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不是管理出了多大的问题,而是负激励、负能量太多。
管理是管事,领导是带人。以事为中心,对人的关注就会减少,但事情要做好,必须要面对人。所以,管理者只是希望做好事情,而领导者的目标是通过激励带好团队。
不会激励员工的上级,充其量只是一个管理者。要想做真正的领导,必须掌握各种激励技巧,关注人的需求与感受。
企业为何要做好激励?
人在不同的环境、年龄、成长阶段、管理层次下有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是激励的根源。没有激励,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例如,年龄稍大的操作工人,需要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因此对金钱物质的需求较强,要多用利益驱动;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还要尊重,多用发展前景、个人成长加以激励;而对管理层要用目标激励,对事业基础好的高管要用事业、使命激励等等。
一来访者问法师:“大师,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若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法师反问道:“您是开车来的吗?”来访者:“恩”。法师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启示:如果一个人是为自己而做,信念、目标、理想就是最大的动力。
在激励的设计上,管理者必须具备人本思维能力:
1、培养人不如招对人:只有先招对人,培养才有更大的价值;
2、招聘人不如留住人:新人的培养成本与风险高于留住老人;
3、留住人不如激励人:留人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表现,使其成为资本而非成本;
4、激励人不如培养人:给人真正有成就的未来,胜于一切激励。
老板必须先拥有“利他共赢”、“分享事业”的高度与态度。老板要站高一线先愿意舍,员工才能脚踏实地努力创造。老板开始关注员工的需求与情感,员工则会体恤老板的压力与辛劳。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俞敏洪曾经说道:现在年轻人进入职场,都希望先拿高薪,才会认真工作,心里想的是我工资待遇都不够生存,凭什么为企业努力工作;但有的老板想的是你是来我这里打工的,你能做多大事才拿多少钱。
抖音创始人说道:有的CEO总想招一些便宜的人,其实这是最贵的。
更有老板想不给员工发工资(零底薪),空手套白狼,你有贡献就有工资,没贡献就别想我给你发工资,老板和员工就陷入了博弈和不断的内耗之中。
原因是老板和员工的思维差异:员工希望先看得到福利和报酬再决定这家公司值不值得全心工作,而老板喜欢那些先拼命工作不计报酬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做不长久,留不住人,培养的人积累了经验与资源后要么去更好的平台,要么自己创业成为了你的竞争对手的原因所在。
都是一个点,这样的老板缺乏企业家精神、利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凡是想要压榨员工劳动力,赚点快钱,不尊重人性和规律,靠聪明耍滑做生意的老板,公司一定做不久更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