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张 玲
从“一日游”到“多日留”,看似简单的时间延长,实则是旅游品质的升级,是城市文化吸引力的量化体现。旅游演艺项目带动了岳阳旅游业相关收入的显著增长,周边酒店入住率提高,特色餐饮生意火爆,文创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旅游演艺的兴起正重塑着岳阳的旅游经济生态,悄然改写这座城市的旅游版图。
华灯初上,湖南岳阳楼景区前的洞庭北路车水马龙,与曾经夜幕时分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座因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闻名遐迩的江南名楼,如今又因旅游演艺项目《今上岳阳楼》再度“出圈”。
在灯光的映衬下,岳阳楼更显古朴庄重。随着“巴陵胜状”牌匾下的大门缓缓打开,游客们迫不及待地涌入,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作为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今上岳阳楼》以“忧乐精神”为内核,精心编织了四大戏剧场域,将岳阳楼景区构建成全方位包裹式5D幻境诗画空间。该项目坚持借景还境的创作理念,以楼、林、亭、桥、阁为艺术媒介,运用多层次叠影投息、多终端数控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一个如梦似幻、极具宋韵气质的场景,也为岳阳楼这座千古名楼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今上岳阳楼》以抽屉式剧本和章回体叙事的构建,让游客在读记、求记、作记、答记的过程中,感受“政通人和”的岳州城,成为《岳阳楼记》诞生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今上岳阳楼》自今年6月试演以来,平均上座率超90%,周末更是一票难求,高峰期一晚要连演4场。岳阳瓴岳公司营销负责人赵碧舟说:“暑假旅游高峰期,我们增加了团队预约,还与周边酒店联营,解决游客购票难题。”
过去,岳阳的旅游演艺项目匮乏,旅游业面临留不住客的窘境。在湖南旅发大会的推动下,除《今上岳阳楼》外,岳阳还推出多个不同业态的旅游演艺项目,成为城市留客的吸引物,成功拉动多日游需求,带动住宿、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消费。
旅游演艺项目《赊月洞庭》成为岳阳水上旅游的破题之作。该项目以岳阳南湖自然风光为天然舞台,以“诗境·仙境·秘境”为叙事轴线,运用全息投影、数字光影等技术,将千年洞庭人文娓娓道来。游客在南湖引舟人的带领下,乘船进入“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长卷,脱离看客身份,成为踏浪而来的戏中人。在声光电的联动下,全方位环幕光影与实景交互,太白赊月、醉仙洞庭、龙王伴舟、湖岸渔火等画面跃然眼前,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岳阳江湖文化的磅礴与浪漫。
在洞庭湖博物馆内,沉浸式5D生态剧场演出《洞庭幻境》打破传统博物馆展陈模式,开创性地将展、演、研、宴融为一体,演出场景设计打破“馆”与“剧”的界限,形成消费编剧化、场景戏剧化的新型文旅业态。
《洞庭幻境》讲述了洞庭湖生态文明保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演出现场呈现的渔村剧场群落复原了洞庭湖上的最后一个渔村,观众以客人的身份穿过琉璃荷境,走入渔村灯火,看芦苇晨雾、江豚拜风、候鸟欢歌,与渔民们共赴“起鱼节”宴。
《今上岳阳楼》《洞庭幻境》《赊月洞庭》等选题、风格、剧场环境各异的项目共同构成了岳阳的旅游演艺矩阵。从《岳阳楼记》的“忧乐精神”,到洞庭湖的生态智慧,再到南湖的诗意基因,古巴陵城的故事正以全新的方式讲给游客听。
如今,“日观《洞庭幻境》,夜读《今上岳阳楼》”成为很多来岳阳游客的行程选择。据悉,《洞庭幻境》的“麋鹿AR剧场”“图书馆剧场群落”也将陆续开放,岳阳的旅游演艺矩阵正在进一步扩大。
数据分析显示,这些旅游演艺项目的观众中,岳阳本地观众只占20%,约40%的观众来自湖南省外,大部分观演游客成了岳阳的“留客”,使岳阳不再是过路点,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文创、研学等一系列消费。
从“一日游”到“多日留”,看似简单的时间延长,实则是旅游品质的升级,是城市文化吸引力的量化体现。旅游演艺项目带动了岳阳旅游业相关收入的显著增长,周边酒店入住率提高,特色餐饮生意火爆,文创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旅游演艺的兴起正重塑着岳阳的旅游经济生态,悄然改写这座城市的旅游版图。
《今上岳阳楼》演出现场 湖南省演艺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