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学第一周,上岸儿子化学课听不懂,我急坏!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9 20:05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高二开学第一周,我早早到学校门口等着接儿子下晚自习。雨天路堵,车挤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我到校门口时已经晚了十分钟。抬头一看,教学楼灯火通明,高二学生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走得飞快,可高三的楼里灯还亮着,学生们还在埋头苦学。

高二这一年,课多得像山一样压过来。数学、物理、化学,哪一门都不好对付。儿子回家说,化学课上老师讲得快,他脑子跟不上,笔记记了一半就懵了。很多同学也有这毛病,上课听不懂,回家一团雾水。为啥?没提前预习。预习就像吃饭前洗手,简单一步,却能让听课事半功倍。把课本翻一遍,圈出看不懂的地方,上课时带着问题听,效率高得像坐火箭。

学习没计划,就像开车没导航,瞎转悠。儿子有个同学,每天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作业写到半夜,成绩却没啥起色。原因很简单,没规划。早上花五分钟想想,今天要干啥,先学啥后学啥,心里有个谱。晚上睡觉前,再复盘一下,哪些没完成,明天咋改进。有了计划,作业再多也不慌,像打游戏通关,步步为营。

错题本是学霸的秘密武器。考试后,很多人只盯着分数,错题看一眼就扔。错题本可不是抄答案的摆设。把错题整理下来,写清楚为啥错了,咋改,隔几天再翻出来看看。儿子有个朋友,高二上学期整理了半本错题,期末考试数学多了20分。错题本就像个“查漏补缺”的工具,知识漏洞一个一个堵,成绩自然往上窜。

问问题是学习的“万能钥匙”。有些同学怕丢脸,问题憋在心里,结果越攒越多,学得像推石头上山。老师其实喜欢爱问的学生。课后找老师,把不懂的地方问清楚,顺便想想为啥没弄懂,是基础不行,还是思路错了。问完问题再整理到错题本,复习时再过一遍,学习就像剥洋葱,层层深入,越来越明白。

作息和锻炼是学习的“加油站”。高二作业多,熬夜成了常态。儿子有次熬到凌晨一点,第二天上课眼皮像灌了铅。睡不够,脑子转不动,效率低得像老牛拉车。每天保证七小时睡眠,早上六点起床,精神好得像打了鸡血。课间去操场跑两圈,或者打几分钟羽毛球,压力一扫而空,脑子也更清醒。

高二的课程难度像坐过山车,陡得让人心慌。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英语长难句,哪个都得啃下来。数据说,高二的知识点占高考的70%以上。学不好高二,高三复习就像建房子没打地基,摇摇欲坠。把预习、计划、错题本、问问题、好作息这五招练熟,学习就像搭积木,稳稳当当。

这五招不是孤立的,得像齿轮一样咬合起来。预习让听课更明白,计划让时间不浪费,错题本补漏洞,问问题解疑惑,作息锻炼给脑子充电。儿子班上有个学霸,靠这套方法,高二期末从班级二十名冲到前五。学习不是死记硬背,是用方法让脑子“活”起来。

家长也得帮一把。别光盯着成绩唠叨,陪孩子聊聊学习方法。儿子有次说,物理公式记不住。我让他把公式写在小卡片上,每天早饭时看两遍,一个月后他笑着说,公式像刻在脑子里了。家长当个“军师”,帮孩子找对路,比催着写作业管用。

高二不是高三的“热身赛”,是高考的“分水岭”。这年拼得好,高三就能轻松上阵。教育部数据说,高考前100名的学生,80%在高二就养成了好习惯。别小看这些小动作,积少成多,成绩差的能追上来,成绩好的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的教育环境,给了每个孩子公平拼搏的机会。高考是座独木桥,但桥下有路,靠方法和坚持就能走过去。看看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哪个不是从高二开始一点点攒优势?国家也在推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方法比死读书更重要。

你家孩子高二学得咋样?有没有啥好方法?欢迎留言聊聊,大家一起帮孩子找条通往高考的捷径!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