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头顶烈日去面试,半路上,我突然想创业当老板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8 07:07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2007年,他从大厂里离职,接下来的18个月里,跳槽6家公司,创业1次,屡试屡败,最后又回归大厂,4年后,他再次辞职选择创业。

一个月前,我以一名应聘者的身份,坐在丹牛面前,他向我提出问题。

如今,我坐在办公室里,对面仍然是丹牛,提问的人却由他变成了我。

这次访谈,我想要从丹牛身上挖到一些有用的职场经验。

第一次做人物专访,我有点紧张,丹牛大概也看出来了。

于是,在真正的采访开始之前,他岔开我们的采访主题,反而是教了我一个采访技巧:

“对于那些我们不了解的领域、人物,需要进行深度采访时,固然可以进行访前调查,但也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好奇‘,用好奇心引出一个个问题”

随后的访谈过程中,丹牛多次肯定我的采访语言,让我一点点的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大脑也慢慢恢复了运转。

1

我是要干大事的

2005年,丹牛刚刚从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在众多offer中选择了一家中国500强的制造企业。

那时,身边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顺风顺水的职场生活就要来了。

但顺风顺水,也就意味着缺少挑战,一年多的时间里,跟单、开发客户这些基础的工作,让渴望成功、野心勃勃的丹牛总是得不到满足。

说走就走,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他独自一人来到广州,抱着“我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想法,在繁华区的地铁旁租了月租1200元的房子。

确实,即便是今天211院校的毕业生也仍然很抢手,带着傲气,丹牛对抛来的橄榄枝挑三拣四,甚至想自己创业当老板。

于是,当某一天他顶着烈日走了一个小时去面试时,突然一个想法蹦出来:如果有一款在线面试软件该多好!

想法要怎么实现?为了填补空缺的招聘能力,他到招聘公司去上班,3个月之后却感觉招聘行业太low而辞职了。

一颗想要创业的心,怎么也无法平息躁动。

就这样,丹牛在18月中换了7份工作,其中1次是创业做快餐配送,类似于今天的“美团”,所有这些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除了工作和计划本身存在的问题,他的身上始终带着一股年轻人“不服输”的劲,撞了南墙也不愿回头。

他聊着过去的低谷期,我暗自佩服他有勇气到外闯荡,却也好奇,会不会在某一个时刻,有过后悔?

“你离职之后,有和以前的同事联系吗?” ,我抛出一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丹牛笑了笑, “说实话,我当时不太敢和他们联系

20几岁的年轻人,总是很着急,怕自己的脚步比别人慢,总是忍不住要和同龄人去做比较。

从大厂离职,让丹牛和同龄人瞬间拉开了差距,那些与他同期进入公司,却仍然继续坚持的同事们,在他离开之后持续稳定的发展,慢慢的人家有了房有了车。

而他除了满腔热血,其他一无所有,每一天都只能坐着公交车上下班。

直到最后,大厂领导的一通电话打来,丹牛才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外贸行业,一切从零开始。

两年后,丹牛临危受命,前往墨西哥”救火“,用一年时间完成止损,两年时间实现扭亏为盈。

那个撞南墙的少年正在慢慢积蓄自己的能量。

2

选择大于努力

聊到第二次从大厂离职时,我们对”选择”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

自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腾飞,所有想要赚大钱的人面前都摆着各种机遇,只要你敢想敢做就能够有一番事业。

之后的新世纪伊始,经济开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虽然我们敢想敢闯,但如果没有能力,是抓不住机会的。

也正如此,丹牛才会在回归大厂,积累了客户资源、提高了工作能力之后,才选择二次辞职创业。

与过去相比,当下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每一个人年轻人都能够“一不小心”被馅饼砸中,从素人一夜爆火成为网红。

,我问他。

聊到这里,丹牛说, “其实,选项ABC不是重点,无论你是要打工还是创业,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承受选择的代价”

他用过往的一段经历举例。

创业初期的时候,公司里有位女同事怀孕了,是一位22岁刚刚进入职场3个月的毕业生,刚开始她不想生,却被男朋友、父母等劝着留下了孩子。

女同事在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就向丹牛提出了想要离职的想法,他没多想,只是觉得怀孕对工作的影响无非是,偶尔要去医院做产检。

几个月过后,双方却都发现,怀孕时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旦怀孕,人的情绪、状态、身体、激素各项都在发生着变化,工作也开始接连出现了错误。

最终,女同事还是离职了。

“设身处地的想,你会有什么感觉?” ,丹牛问我。

同样是22岁的应届毕业生,我忍不住脱口而出, “大概会崩溃”

这是个无法避免的尴尬问题。

一位女性半只脚刚刚踏入,就要离开职场回归家庭,没有积蓄也没有收入,甚至会渐渐地与外界脱节。

最难以直面的,是模糊的未来和不安的自我。

3

带着清醒的头脑出发

2011年,在大厂呆了4年,身边人都以为他已经习惯安稳的生活,丹牛却选择了二次离职创业。

被问到第一次离职和第二次离职的区别时,他说, “最大的不同,这一次我明白了要走什么样的路,也清楚这条路上将遇到的困难”

他不再像四年前那样,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蹦出一个想法,离职之前他就想好了要做soho。

既然找客户、下订单都是自己一个人就能一条龙全包,那我又何必呆在公司受人管理,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决定出来自己单干。

人能够轻易看到高处的目标,却难以想象达到目标要经历怎样的旅途。

离开公司,回到自己和女朋友的小屋里,早上起来送女朋友去上班,然后回到家里对着四面墙和一只猫,唯一的工作就是给以往的客户发邮件。

日复一日,离职后的近半年时间,丹牛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常常感到不安,但他知道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一条路,唯有坚持才是胜利。

访谈的最后,丹牛忍不住感慨, “实际上,每一位做soho的,都要面临这样的尴尬期”

当职场女性选择回归家庭做妈妈,当打工人选择离开公司自己创业,都一样会因为社交圈层变小而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

做出选择,只是瞬间的动作,承受代价,却不知道期限是多久。

soho是勇敢者的游戏,做出选择,并勇敢地接受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才能走到最后。

访谈结束。

我坐在电脑前,盯着一片空白的文档,脑袋在神游。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读完书就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的人生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没有北漂那种缺乏归属感的不安,也没有突然降临的天灾人祸打乱生活的节奏。

但每当我遇到难题时,还是会感觉到痛苦,第一时间是想要逃避,曾经我想:

如果问题不能解决,那就直接把造成问题的人、事、物,全部都抛在脑后。

为什么不愿意面对?其实还是因为我不敢去接受失败的后果。

和丹牛聊过之后,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为什么我会害怕呢?原因之一,是我太年轻了,生活太平稳了。

实际上,放在我们面前的选择,从来都不只有一个,未来的路有很多条,当我们选错了路,那就重新开始就好了。

做一名勇敢者,勇于选择,敢于承担。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