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提建议,助力构建罕见病全方位保障体系!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6 18:06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近年来,罕见病患者群体的需求愈发受到关注,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在2025年补体日大会上表示,我国罕见病防治已从“政策空白”迈入“体系构建”关键期。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罕见病防治提出诸多建议,涵盖多个领域,助力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政策立法与医保优化,为罕见病保障筑牢制度之基

  • 立法突破:扫除制度障碍:于清明、张学等代表呼吁加快立法。张学建议以“人群患病率低于1/10000”定义罕见病,成立“国家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办公室”,多部门联合协作。立法能规范药物供应、诊疗流程等环节,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多方协作。
  • 医保优化:差异化减轻负担:王雪静、韦洪波等代表提出优化医保方案。王雪静建议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设置差异化报销比例,使患者自付费用控制在1万元以内。像庞贝病等高费用药品纳入医保,直接减轻了患者负担。
  • 基金整合:汇聚社会力量:王雪静、孙洁等人提议建立罕见病用药专项基金,朱同玉、丁列明建议设立创新药研发基金。彩票公益金、慈善救助等社会资源被统筹利用,专项基金能缓解医保压力,救助因病致贫家庭。

药物研发与诊疗体系升级,提升罕见病防治可及性

  • 加速研发:创新机制促发展:李秋、张抒扬等代表提出多项建议。李秋建议延长儿童罕见病药物专利期,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张抒扬建议出台财政与税收支持政策。丁列明则关注定价机制与多元支付,平衡企业回报与患者可及性。
  • 智能诊疗:早诊早治是关键:朱同玉、孙剑建议利用AI辅助诊断技术,彭军、辛琰提出扩大新生儿筛查范围,优化诊治协同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以庞贝病为例,早诊早治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特医食品:政策探索补短板:沈海斌、蔡威建议将特医食品纳入医保试点,规范使用、合理定价,鼓励商业保险参与。特医食品能补充临床治疗,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社会协同与公众教育,为罕见病防治添砖加瓦

  • 医生培训:提升基层能力:张涤建议将罕见病知识纳入医学教育,李秋、沈海斌呼吁加强科普宣传。部分地区试点的培训项目已取得成效,提升了基层医生诊断水平。
  • 多方共治:构建可持续体系:代表委员们倡导多部门协作,国家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联合行动,企业、慈善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共治能保障罕见病防治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罕见病防治体系构建是多维路径的综合推进,政策立法、医保优化、药物研发、诊疗体系、社会协同等方面缺一不可。这些建议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诊疗高效、经济负担可控的健康公平。未来,随着体系不断完善,罕见病患者将迎来更美好的医疗保障前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