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个16万人的县城为何3天涌入17万游客?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6 13:03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今年七夕,海南哪里人气爆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用亮眼数据说话。

  嬉水节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根据保亭旅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28日至30日,2025年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以下简称嬉水节)期间,全县接待总游客17.02万人次,同比增长41.01%。其中,过夜游客5.59万人次,同比增长7.92%;一日游游客11.43万人次,同比增长65.89%。带动游客总花费达9513.05万元,同比增长56.28%。全县酒店客房入住率95.91%。

  也就是说,三天时间里,这个户籍人口16.65万人的县城,涌入了17万游客。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现象级”的成绩单,嬉水节可谓功不可没。自2000年至今,嬉水节已成功举办22届。从昔日的地方性节庆,到今日的流量IP,嬉水节究竟有什么魅力?何以搅热保亭?

  嬉水节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首先,“免票”入场,嬉水节回归群众主场。

  “免票!”——无疑是本届嬉水节最得民心的关键词。

  今年嬉水节的迎宾晚会和开幕式,取消了入场券限制。取消的是一张票,打开的却是一扇门,拥抱每一份对保亭的向往。

  此次嬉水节恰逢七夕,保亭还巧妙地将传统七夕文化融入现代节庆活动中,打出“来保亭浇个朋友”的宣传口号,现场气氛热烈,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人们,通过泼水互动相识。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来自何方,无论相识与否,一瓢寓意吉祥的清水泼洒出去,换来的是会心一笑。

  “零门槛”也意味着“零距离”,让嬉水节真正回归其群众性的本真,让快乐触手可及。

  嬉水节期间,七仙河畔灯光秀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其次,用“创新”破圈,传统节庆焕发年轻活力。

  今年的嬉水节,有些不一样。它不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而是一场从理念到体验的全面焕新。多个“首次”,旨在制造“无数次”的美好。

  首次将嬉水节打造成“狂欢季”。今年,保亭首次将主会场活动扩展至持续三天三夜的沉浸式体验,市民游客告别“一日游”,开启“白+黑”无缝衔接、“主会场+全域景区”联动共振的全天候全场景畅玩体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深度参与到不同阶段的活动中。

  首次推出“龙舟竞渡”“水上桨板”等水上项目。嬉水节期间,七仙河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龙舟竞渡环节,各支代表队挥桨破浪,展现力与美的角逐;水上桨板区则化作欢乐的海洋——市民游客们创意十足,装扮成“哪吒”“敖丙”“唐僧”等经典影视角色,在河上体验桨板运动的乐趣。这种将传统文化IP与时尚水上运动相结合的创新玩法,引得岸边观众笑声不断,纷纷拍照。

  8月28日晚,嬉水节夜间水上演艺活动启幕。图为表演者乘舟在七仙河水中表演节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首次开展“水上演艺”活动。夜晚,七仙河畔化身光影交织的舞台,歌舞节目《七仙织梦》精彩上演;打铁花艺人将炽热的铁花打向空中,金色火花坠落时与河面波光相映;数百架无人机组成“雨林瀑布”“红毛丹”“竹竿舞”等造型,在夜空中缓缓变换队形;七仙广场、桥畔、路上,挂起充满民族特色的灯笼,更显保亭夜色之美。

  一系列“首次”,吸引来了年轻客群,延长了消费链条,更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获得新生,为保亭文旅、招商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再次,以节会友,清晰展示保亭发展潜能。

  节庆搭台,经济唱戏。一年一度的嬉水节,既是市民游客的节日,也是保亭推进经贸合作、发展文化旅游、展现名城风貌的重要平台。保亭于8月28日举办2025年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产业招商会,吸引近300家企业参会。

  借助嬉水节,参会客商清晰地看到保亭的发展活力与潜能——

  作为保亭深耕20多年的文化旅游IP,嬉水节的品牌号召力十足。比如,活动开幕前,嬉水节的核心举办地保城镇的酒店、民宿被抢购一空,周边三道镇、响水镇酒店入驻率同步提升。七仙广场游客齐聚、人流如织。这样的火爆场景,让客商直观感受到保亭旅文市场的旺盛需求,为旅文项目洽谈打下基础。

  8月28日晚,嬉水节迎宾晚会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而嬉水节期间连续三天的水上演艺,更让客商见证了保亭的焕新:夜晚的七仙河沿岸,灯带映得河面波光粼粼。无人机秀、打铁花、灯光秀交织出诗意美感,刚升级的城市风貌令人眼前一亮,也让大家切实看到保亭的发展潜力。

  业态融合让客商看到保亭的产业联动空间:保亭以嬉水节为纽带,推动节庆与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比如,“嬉水+演艺”让民族歌舞与灯光秀相映,夜场观众超万人次;“嬉水+文创”让黎锦、藤竹编织艺术品等当地特色产品成游客手信首选……这种交融不仅拉动旅游消费,更让客商直观把握合作方向,为文旅综合体、文创开发等项目洽谈提供了鲜活样本。

  这些生动实践,处处昭示着保亭蕴藏的无限商机。当天的招商会中,保亭顺势推出涉及旅文、农业、医疗健康、城市更新等板块共18宗谋划项目。招商大会现场签约11宗项目,签署15宗招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嬉水节期间,游客逛夜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与此同时,“保姆级”的服务,也在为此次节庆流量加分。

  一场数万人规模的免费派对,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压力测试。保亭以“贴心”应对。

  在交通接驳上,构建无忧抵达的“流水线”。

  大型节庆的堵车难题,往往是影响体验感的第一道关卡。保亭以系统思维,打造了一条高效、清晰的“入场流水线”。全县开放40余个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公共空间等停车场,释放近6000个车位,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一次高效统筹和共享利用。同时还设置由66辆免费接送车组成的“摆渡线”,循环往返,打通了游客从停车点到主会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便民设施上,打造无所不在的“安心站”。

  服务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游客最基本需求的洞察和满足上。保亭为市民游客提供28个免费更衣卫生间,针对嬉水场景配备了洗手液、纸巾、吹风机等,让游客尤其是家庭游客,在尽情泼水狂欢后,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整理仪表、更换干爽衣物,从而毫无负担地继续接下来的行程。此外,还设置有医疗服务站点,由专业医护人员驻守。

  嬉水节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在人文关怀上,递上一杯“暖心茶”。

  保亭还在各服务站点,为市民游客免费提供热姜茶。一杯暖暖的姜茶,为游客驱散嬉水后的凉意。举动虽小,但或许能让“保亭温度”深入人心,其带来的口碑传播效应,远非广告所能及。

  短短3天的嬉水节已结束,但它带来的热度与商机仍在保亭持续发酵。这已然不是一场普通的节庆活动,更是撬动保亭文旅、招商联动发展的长效引擎。

  透过保亭嬉水节,我们看到了节庆“流量”变招商“增量”的无限可能,也找到了传统文化激活产业价值的新路径。这条路径以文化节庆为牵引,将“人气”转化为“财气”;将短期的人流转化为长期的投资流、产业流,实现了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当节庆真正扎根群众、拥抱创新、装满温情,便能持续搅热一方水土——文化活起来、经济火起来、群众乐起来。

  转自:海客谈微信公众号

  作者:余佳琪

来源:海南日报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