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 | 你真的需要补维生素吗?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5 10:03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赛 通讯员 全锦子

维生素补充是当下许多人关注的健康话题,但“补对”比“补了”更重要。杨绛先生在散文《老王》中曾写道,夜盲症困扰着蹬三轮的老王,女儿赠予的鱼肝油(富含维生素A)让他很快康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鱼肝油是珍贵的营养品;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复合维生素片因性价比高成为许多人的“日常必备”。但我们真的需要每天吃维生素补充剂吗?

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徐超认为,如果日常饮食能涵盖谷薯、蔬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及坚果等多种食材,平均每天摄入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做到丰富多样、营养均衡,通常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然而,“饮食均衡”看似简单,实际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年轻人工作繁忙常点外卖、老年人因牙齿问题偏爱软烂食物、素食人群等,都可能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且大多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影响骨骼、大脑、视力及免疫系统健康。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各自特性与需求差异显著。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它们常与食物中的脂类共同存在,经肠道吸收后通过淋巴系统进入体内,大多储存于脂肪组织与肝脏中,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维生素A(视黄醇)能促进细胞生长、维持上皮细胞健康、增强视网膜感光能力,缺乏会导致发育迟缓、皮肤干燥、角膜软化、夜盲症等,其食物来源有动物肝脏、蛋黄、黄油、绿叶蔬菜、甘薯、胡萝卜等。维生素D(阳光维生素)可促进钙、磷吸收,维持血钙磷稳定,参与细胞分化与免疫调节,缺乏易引发佝偻病、骨质疏松,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富含该维生素。维生素E(生育酚)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辅助生殖健康、降血脂等功能,缺乏可能出现睾丸萎缩、上皮细胞损伤、流产风险增加等情况,坚果、谷物、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是其常见来源。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能促进凝血因子合成,预防出血,参与骨骼代谢与认知功能,缺乏会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绿叶蔬菜(如菠菜、西蓝花)、大豆油、菜籽油等食物含有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可溶于水,大多作为辅酶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除维生素B12外,其他水溶性维生素无法在体内储存,需每日补充。维生素B1(硫胺素)能维持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缺乏会引发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等,动物内脏、瘦肉、豆类、糙米等是其食物来源。维生素B2(核黄素)可维护皮肤黏膜健康,缓解口炎、唇炎等,缺乏会导致疲劳、咽痛、皮肤炎症,猪肝、蛋类、牛奶、绿色蔬菜等富含该维生素。维生素B6(吡哆醇)参与氨基酸、脂肪和碳水代谢,维持免疫健康,缺乏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皮肤损害,葵花籽、金枪鱼、猪肉、动物肝脏等食物含有它。维生素B12(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参与红细胞生成和神经系统维持,缺乏易导致贫血、记忆力下降、抑郁,肉类、动物肝脏、鱼、蛋类等含有该维生素,而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极少。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强效抗氧化剂,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力,缺乏会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草莓、绿叶蔬菜等是其常见来源。

饮食均衡者一般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饮食习惯不良者(如偏食、节食、饮食不规律人群)、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者(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生长发育期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或患有某些疾病者,因难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充足营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徐超提醒,维生素补充并非“越多越好”,按需、适量是关键。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天然维生素,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选择补充剂,才能真正让维生素为健康“加分”。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