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能改 《义勇军进行曲》的居安思危精神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4 19:0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由主持人引领,邀请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蔡宏俊,一起聚焦《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历程与精神内核,回溯这首歌曲如何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旗帜。

节目演讲中,张维为教授详细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浪潮席卷全国,1934年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田汉在仓促间,将电影《风云儿女》的抗日主题歌歌词写在香烟盒衬纸上,后因被捕未能完成创作。23岁的共产党员聂耳被“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歌词打动,主动请缨作曲。创作期间,他废寝忘食,反复打磨,还微调歌词:将“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让旋律与情感更契合。歌曲随电影播出后,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抗战意志的精神号角。

张维为教授还提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要抉择:政协筹委会讨论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时,有人提议修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已无“危险”。但周恩来总理坚持保留,强调“居安思危”,毛泽东主席也表示认同,总理还指出原歌词更能鼓动情感。这一判断很快应验,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歌曲原有的情感力量再次激励国人。

张维为教授强调,70多年来,《义勇军进行曲》始终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华儿女不断奋斗。

编辑: 周雯飞

责编: 张庆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