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坤坤的小黑盒于09月03日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简单点说就是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效率不同,而有多大的不同则是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在实验中测试得出的,由于效率呈现递加状态,像一个金字塔,得名学习金字塔原理。
具体实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可以看出还是在教别人学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这在《礼记·学记》篇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食,不吃就不知道好吃,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好。因此,学过后才知道自己那里不会,教别人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不透彻。知道自己哪里不会,才能反思苦学;知道不会的地方,才能使得自己成长。这就是,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费曼学习法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运用费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各种知识。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先假装把知识教给一个8岁小孩子,由于他掌握的词汇量和复杂度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我们的想法,这让我们把知识从深层的关系中简单化。
第二步:回顾
在第一步中,你能发现自己知识的边缘在哪里,明白自己是否能把核心知识的关系搞清楚。
第三步:简化
第四步:没什么问题就把它传递给别人,你可以真的找一个8岁孩子。
通过总结发现这种方法与上种方法中的教别人是相似处的,不过这种方法更注重把知识分为俩类,一类是某个事物的名称,一类是对这项事物的解释。学习过程就是把它串联在一起的过程,这使得我们对概念关系变得十分清楚。
这几个概念十分抽象,我给大家解释下:举个例子学习英语中,记忆就是背单词,理解就是明白单词的多重含义,应用是利用学习到的单词造句子,分析则是将英语用于实际交流中,评价则是复盘,创造是最后的步骤,将学到的英语输出出去,比如用英语解释我们的诗词,翻译书籍等。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与传统的“反复练习”不同,刻意练习强调的是目标明确、专注并有意识地突破自己的局限。它并不是单纯地重复某项技能,而是通过有针对性地识别并改进弱点来不断推动自我进步。
普通的练习与刻意练习的区别在于,普通练习大多数是指重复和习惯性的行为,而刻意练习是思考与专注的过程。普通练习可能是你在玩乐器时随意弹奏一首熟悉的曲子,或者在跑步时按照固定的节奏前行。而刻意练习则要求你在每一项练习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弹钢琴时专注于解决指法问题,或者跑步时专注于改善步伐的频率。
普通练习更多的是在舒适区内进行的,而刻意练习则是要求挑战自己,做那些自己当前难以完成的任务。对于钢琴练习者来说,刻意练习意味着通过不断尝试困难的乐段,不断纠正错误,从而突破演奏上的瓶颈。
这种的学习方法,优点是能突破瓶颈,避免原地踏步,能让自己进步飞快尤其是在单一技能的垂直方向。坏处在于挫败感强,毕竟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弱点。
该模型基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学习区”概念,学习区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是指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学习区则是指踮踮脚能够到的地方,这个区域是进步的关键;恐慌区则包含那些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任务。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在学习区,运用数量或者难度控制自己学习的东西始终保持在此区域。如果背单词太简单,那就增加数量;如果写一篇英文文章太难,那就改成写10个关键句。
巨人即像牛顿所说的:“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了解你所学领域的专家的书籍或者课程,让自己站在他多年栽培的智慧树下,让那积累的果实砸到你。其次可以模仿,能把大师的东西学到8分像那你也是大牛了,哪怕当你学习的时候不明白,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自然就懂了。就像小时候让我们背过的课文,当时的我们由于没有阅历,不懂诗人的忧愁,现在长大了才能知道这世界的规则,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诗句。
西蒙学习法又称锥形学习法,它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尔伯特·西蒙教授提出的。西蒙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西蒙教授立论所依据的实验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1分钟到1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把这样一个信息称为“块”,估记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5万块,如果1分钟能记忆“块”,那么5万块大约需要1000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6个月。
西蒙学习法就像是锥子一样,集中时间,集中注意力,向着知识一下下的砸下去。这也是现在大多人运用的学习法,例如考验、考公脱产备考,就是集中意志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知识。
此类方法,好处是短时间内就能掌握大量知识,坏处是需要学习者有坚定的意志,关键在于努力、坚持、努力的坚持。忌“俩天打鱼,三天晒网”没有自制力的同学。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重点在于学习后的一天后一定要进行复习,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会让你的后续复习变得容易,因为在记忆消失不多时,及时巩固就可以把忘记的快速记起并且不容易忘记,下次的复习时间就可以变成一周,一周的复习结束后,变成一个月。知识的遗漏会变少,并且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