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制穿校服返校,让 “不强制买” 真正落地| 新京报快评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4 17:10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资料图:2025年8月30日,在浙江省嘉兴市三水湾小学,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开心地领到了新书。图/IC photo

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不用统一穿校服返校了。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近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一些学校已不再硬性要求学生统一穿着校服返校。有家长说,开学前就有老师通知,学生只需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佩戴好红领巾返校即可。

这里有一个背景是:今年5月,广东省五部门曾联合发文规定: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购买校服。

不再硬性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返校,这一看似微小的改变,却有着重要价值。因为不强制穿校服,才是落实“不得强制购买校服”规定的关键。

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曾发文指出,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购买校服;2024年9月,北京市教委、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文明确,中小学校服坚持学生自愿购买原则,中小学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或捆绑销售。

而在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则更是在负面清单(2025版)中指出,严禁违反校服选购的有关规定,强制购买校服,利用购买校服牟利、侵害群众利益。这一规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斩断校服采购中可能存在的灰色利益链,防范“校服腐败”。

“不强制购买校服”已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常遇梗阻。部分学校虽表面称自愿购买,但私下暗示学生必须购买。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平时特别是集体活动时必须穿校服,这意味着,家长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为孩子购买校服。这让不得强制购买校服的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例如,有网友在新闻跟帖区反映,“都买了夏季和秋季校服,孩子不穿校服扣班分,挨批评。”

这种实际存在的隐性压力,恰是阻碍政策落地的“最后梗阻”。如今,广东部分学校不再硬性要求统一穿着校服,可以此为突破口,进而落实“不强制买校服”规定。

客观而言,中小学生校服并非多余,很多情况下甚至很有必要。校服有承载校园文化认同、消除攀比等功能,合理利用校服不无裨益。有网友认为,“统一校服省心又省钱,现在孩子追明星同款、网红穿搭,一个月花销翻倍!”“农村家长务农忙,哪有时间天天给孩子搭衣服?统一校服反而省事。”可见,人们并未否定校服的积极作用。

而“不得强制购买校服”和“不强制穿校服”,并非意味着取消或削减校服,而是管理更加柔性、灵活。这是对学生与家长选择权的尊重,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智慧带来考验。如何在不强制着装的条件下,构建校园文化凝聚力与平等氛围,将成为学校面对的新课题。

对此,相关学校不妨鼓励校服设计创新,使其既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与舒适需求,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愿意主动订购和穿着校服。这样有助于让校服回归其应有功能,成为校园的独特风景。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