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库存,今年跟去年比,真是天壤之别。去年港口堆满了玉米,价格被压得死死的。可今年,港口的玉米库存低得可怜,连下游的饲料厂和加工厂都喊着缺货。这就好像家里米缸快见底了,买米的人肯定得加价抢。这情况一摆,玉米价格想跌都难。
再看成本,种玉米可不是白种的。华北地区,今年种一亩玉米,成本大概在995到1035块钱。按一亩地收1200斤算,每斤成本差不多8毛3到8毛6。算下来,卖到1960到2020块钱一吨,农民才能保本。东北黑龙江那边,成本也不低,集港得2100块钱一吨起步。谁会做亏本买卖?农民心里有杆秤,价格太低,宁可捂着不卖。
天气也来凑热闹。今年夏天,华北和黄淮的玉米长得挺好,雨水够,阳光足,丰收没啥悬念。去年那种连绵阴雨、玉米发霉的糟心事,今年估计不会重演。质量好,卖价自然高。气象专家还说了,未来十天,华北玉米上市的时候,天气大概率稳稳当当,没啥大风大雨来捣乱。
政策也在给玉米撑腰。国家一直强调粮食安全,小麦有最低收购价,玉米也不例外。华北的小麦价格折算下来,每吨2420块,玉米跟小麦的价差一般在260块左右。所以,玉米价格要是跌到2220块以下,农民肯定不愿意卖,贸易商也得掂量掂量,赶紧囤点货。这就像菜市场卖菜,价格太低,菜农宁可把菜拉回家,也不贱卖。
再说市场行情,八月份玉米价格有点坐过山车。月初,东北的加工厂下调收购价,华北的玉米到货也少,企业不急着买,价格一路往下走。锦州港的玉米价格,从七月高点跌了80块,只剩2240块一吨。中旬,山东的加工厂补了点库存,价格反弹了一下。可没过多久,春玉米上市,贸易商急着清老粮,价格又掉下去了。到了月末,期货市场回暖,余粮也少了,港口报价才算稳住。
期货市场也有看头。C2511合约,也就是新季玉米的期货价格,八月跌了8%,最低到2150块一吨。但现在,低价买家开始进场了。为啥?因为库存低、成本高、基差还涨了。这种情况下,价格再跌,买家觉得捡到便宜,赶紧出手。这就像超市大甩卖,东西便宜到一定程度,大家就抢着买。
农民咋想的?价格低了,肯定不乐意卖。华北玉米要是跌到2220块以下,东北港口跌到2130块以下,农民多半会选择囤粮。去年九月底,玉米价格一度跌到2040块,农民咬牙不卖,后来中储粮放宽标准收粮,价格一下就稳住了。今年估计也差不多,农民和贸易商都学聪明了,低价不卖,等着好价钱。
这事儿对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种粮成本不低,辛苦一年,总得卖个好价钱。国家政策也在帮衬,粮食安全不是说着玩的。农民朋友们得瞅准时机,价格合适就卖,不合适就等等,别急着出手。毕竟,粮价稳,农民的日子才能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