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BA新赛季国内球员注册截止日的到来,各支球队最终的阵容名单也基本尘埃落定。这份注册表背后却隐藏着各家俱乐部截然不同的建队思路与运营理念,其中,广东宏远对新援崔永熙的合同处理,便展现了其灵活的运作手腕。据悉,由于崔永熙去年登陆NBA时A1类合同仅剩一年,根据CBA规则,他在海外效力一年后回归,有望能与宏远直接签下一份B类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同类型与队内核心后卫徐杰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广东队在得到一位顶尖锋线的同时,在薪资结构上依然保留了极大的弹性。
新赛季CBA有28名顶薪球员,胡明轩、周琦、赵继伟领衔,较上季减少2人(28人名单请查看文章末尾)在新赛季的注册名单中,有四支球队高调地用满了全部D类顶薪合同名额,他们分别是北京首钢、山西男篮、浙江男篮和广厦男篮。这一操作,清晰地表明了这四家俱乐部在新赛季冲击更高目标的雄心,他们选择用顶薪锁住队内的绝对核心,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球队的即时战斗力。然而,这种“全副武装”的策略也是一柄双刃剑,在锁定核心阵容的同时,也让球队的薪资架构变得相对僵化,为后续的引援和续约操作留下的空间十分有限。北京男篮在引进赵睿时的操作,便是最好的例证。由于队内顶薪名额已满,赵睿最终只能接受一份为期三年的C类合同,为了加盟这支冠军热门,他本人也做出了相当程度的妥协。
与上述四支球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三支在新赛季一个D类顶薪合同都没有的球队:吉林男篮、江苏男篮和四川男篮。零顶薪的背后,直接反映出这三家俱乐部是目前CBA投资规模最小的梯队。在如今“军备竞赛”日益激烈的联盟环境中,如此投资力度想要打出理想的成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在积分榜上排位靠后也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四川男篮,近期更是深陷合同纠纷的泥潭,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结果,球队的前景不容乐观。这种联盟内部巨大的贫富差距,也让外界对于CBA未来的均衡发展,产生了一丝担忧。
从一份小小的注册名单中,可以看出如今的CBA俱乐部在运营上正变得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现实。无论是广东队利用规则巧妙签约崔永熙,还是北京队说服赵睿“降薪”加盟,都体现出球队管理层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球队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努力。与此同时,球队与球队之间因投入不同而产生的实力鸿沟也正被进一步拉大。四支顶薪满额的球队无疑将是新赛季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