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 8200 元 “塑料袋”:奢侈品这波操作,到底在玩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02 23:08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巴黎世家摆了个蓝色的托特包,长得跟超市塑料袋一模一样,标价却要 8200 元!网友都调侃说 “这哪是包啊,简直是奢侈品界的‘行为艺术’”。可仔细想想,超市免费送的塑料袋摇身变天价,这背后其实藏着奢侈品行业的小心思 —— 他们到底在玩什么价值游戏?

这可不是巴黎世家第一次这么 “折腾” 了。之前仿宜家购物袋的包卖 1 万 4,像垃圾袋的包卖 1 万 2,连跟胶带似的手镯都要 2 万 3,就爱把咱们日常见惯的东西往 “奢侈品” 上靠。品牌说这是 “对日常用品的重新解读”,还强调包用了高科技面料,能装 10 公斤东西。但大伙更关心的是:“8200 块买个‘塑料袋’?这不就是超市赠品换了个标吗?” 这话戳中了关键 —— 这包的实用价值早被 “巴黎世家” 的牌子盖过了,说白了就是把普通东西换个语境,贴上大牌标签就涨价。

看着挺先锋的设计,其实都是品牌算好的 “流量套路”。数据显示,只要一推出这种有争议的东西,品牌的社交平台互动量能翻 3 倍,搜的人也多一倍。这就是 “越有争议越火” 的道理:把日常物件加个大牌溢价,变成能在朋友圈、社交平台刷存在感的 “谈资”。路易威登的 “空气马甲”、古驰的 “不锈钢水杯” 都是这么玩的。就像巴黎世家之前卖 6500 元的 “北京烤鸭包”,网友笑说 “这钱能买半年烤鸭”,可 10 天还是卖了近 20 个,年轻买家直言 “就是想发圈不撞款”。品牌摸准了年轻人喜欢 “与众不同” 的心思,但 2022 年因为广告争议被抵制、业绩掉了 15%,也说明这招有风险。

大家的看法,其实暴露了奢侈品的难处。有人觉得 “奢侈品卖的是故事,不是实用”,也有人骂 “纯属天价卖垃圾”。现在东西越来越多,稀罕物不那么少见了,奢侈品只能靠搞这种 “特别扎眼的设计” 来拉开和普通人的差距。更讽刺的是他们说的 “环保”—— 一边强调包用了环保材料,一边被网友怼 “真环保咋不少生产点?”;就连本土化设计也不走心,“烤鸭包” 就印个图案,被批 “蹭文化热度”。

开云集团2025 年上半年利润暴跌 46%,可能就是市场在 “用脚投票”。真正的奢侈品,应该是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好东西,不是靠争议博眼球。要是连 “批判过度消费” 都变成了赚钱的噱头,品牌早晚会失去定义 “奢侈” 的资格。展柜里的 8200 元 “塑料袋” 和超市免费袋摆在一起,其实在提醒我们:现在符号、噱头满天飞,奢侈品最该做的不是搞争议,而是拿出真真正正有价值的东西。

(文/人间观察员)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