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遇见山水,他们将园林融入这对上海夫妻的家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9 16:08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門觉建筑设计事务所

THE DESIGNER

門觉建筑设计事务所创立于2019年,由主创设计师黄满军(左)、樊珊珊(右)、赫婷婷(中)领衔,是一支以设计为信仰、以创新为基因的先锋团队。团队扎根上海,秉持“小而美,小而精”的永续设计哲学,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中探寻平衡,致力于以设计之力唤醒生态意识、传递可持续价值。他们相信,真正的设计不仅是空间的塑造者,更是生态的守护者与未来生活的提案人。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概括山水画的造境法则。这四重境界,本是画理,却也暗合居所的本质。人如何进入空间,如何观望与流连,如何在其中安顿身心,正是设计要解答的问题。


門觉建筑为上海夫妇打造的这处三世共居宅邸,便是由《林泉高致》所启的一卷现代山水长卷。设计团队以动线为经,以生活为纬,拆解屋主的性情与乐趣,把自然、工艺与诗意织入空间。从地下一层的幽深行走,到厅堂之间的观望与游赏,再到庭院卧室的最终安顿,每一步都回应着郭熙总结的山水画意。



动线从地下一层与二层展开。屋主与宾客自车库入户,会经历三处转折。序厅以金箔描绘的《春晖》梅花手绘壁画与大漆手工艺花几形成虚实相生的美学对仗。寒冬已过,春花盛放,这个象征性的意象,既营造宅邸的季节感,也暗喻归家的温暖。


其后,中厅一张大漆中式官帽椅以堆漆工艺勾勒出梅花绽放的姿态,与山纹木饰面和刻蚀岩板地面巧妙呼应自然意境。透过纱帘,可望见小景,野石与植株若隐若现。




电梯厅延续弧形设计,半圆银泊手绘《梅花落雪图》中,两只喜鹊对望立于花枝,寓意屋主夫妇的爱情故事。前后两厅以优雅弧线相映成趣,诠释“天圆地方、月满人和”的东方哲思:弧度既增添灵动,也寄寓圆满。端景桌上的艺术家具与器物,则映照主人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


第三处转折,空间完全展开。男主人曾要求:“希望健身时面对的,不是墙,而是一片景观。”于是设计团队重新组织空间,挑高的天井自地面延伸而下,自然光直抵地下,水声随石壁流淌,将原本封闭的地下空间,被改造成一段“山中行”的体验。健身房与SPA房环绕景观而设,视觉所达之处即是垂直绿植与流水,人在行走或运动时,仿佛在林泉之间穿行。


垂直石墙选自荒山料石,由工匠逐块敲打出自然肌理;水池加入雾化装置,水声与雾气叠合成白噪音般的背景,使运动和休憩更具沉浸感。镜面大面积应用,不仅扩展光感,也把绿植与水影反射为层叠的虚景。地下之境,从幽暗化为明亮,从压抑转为舒展。



拾级而上,动线进入地下一层的厅堂。这里是宅邸的心脏,也是“可望”与“可游”的重叠。“游”的本质是流动与多变。设计师在空间流线与功能布置上,充分考虑屋主三世同堂的作息差异以及日常的社交需求。地下一层打破传统客厅格局,将客厅与餐厅交融,中间以天井与景观作为过渡,架桥厅中,连通中、西餐厅、厨房与棋牌室。


框景、借景、移步换景……这些江南园林的技艺,在室内被再造。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原有柱子,将其改造成围合式的内景空间,并搭配金属栏杆与艺术涂料,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西餐厅与中餐厅以紫藤为暗语,互为镜像。吊顶借鉴传统建筑的双坡顶造型,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中式意境。


望之境界,正是这种抬眼之间,心随景转。多功能空间不仅可望,更可游。厅堂内多为可移动拼合式的家具,沙发既可面对西餐区互动,也能移开成为观演空间的观众席,屋主可在此举办小型聚会,将日常的花艺与饮茶、对酒的雅趣共享。


棋牌室立于桥侧,被设为“亭子”。

亭以手绘竹纹夹于玻璃之间进行围合,呈现“雾中竹林”的虚境,竹影朦胧,若隐若现,既隔亦透,恰如园中小筑,抬眼总能望见一幅画境。主人所用汝瓷茶器作为承载宋人“朴素而通达”君子之道的文化载体,与竹绿色拼花地板、竹节座椅及手绘竹子艺术相映成趣。



在材料上,也呼应“望”的诗意:地面采用大规格绿色岩板,带斑驳锈斑与年轮纹理,既似石又似木,贯通全屋,让整体空间沉静而有呼吸感。




对景的庭院,水桥与亭榭相映成趣。中餐圆桌处的紫藤壁画与西餐长桌遥相呼应,同样的工笔技法细致勾勒,多了几只蝴蝶成双,寓意屋主夫妇的和美爱情与生活的圆满。




水吧、影音室、卫生间等附属空间都被巧妙隐入墙体系统之中,既不打断美学,也保证社交的完整性。空间内总在不经意中隐藏着屋主夫妇的恩爱细节,影音室的顶灯便是以二人星座为型,将缘分的交织定格于室内天际。



坐拥园林景观的私享茶室。

“可居”的画境则在一、二层得到完美诠释。一层为屋主夫妇的私享地,茶室、主卧面庭院而居。茶室坐拥庭院最美的景致,是男主人静心阅读、女主人抚琴雅集的理想之所。男主人因儿时的乡村记忆,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庭院的点滴自然地由他倾心打理。他坚持用荒山石与野趣植栽,甚至池水中养鱼,希望还原最为真实的自然氛围。


茶桌以太湖石为意象,

搭配金属荷叶吊灯,

金箔壁龛中陈列着屋主的珍藏。

女主人偏爱工艺之美,与设计团队重视传统手工艺的特质不谋而合。于是随处可见室内运用苏绣、大漆、银箔、竹编等非遗技艺。这些工艺并非表面装饰,而是大量艰难实验与改造的成果。大漆座椅采用堆漆工艺,每一层漆需干透后再覆,反复十余次,才呈现出细腻的光泽;茶室整面的竹编茶柜,纹理细密精钻,是团队两次打样失败后,才最终达到的理想效果。


起居室整体以温润色调打底,

花形边几、海棠茶几、

浅色真丝地毯借由材质

与形态的差异增加空间层次感。

而与卧室相连的起居室内,采用苏绣手工艺夹玻璃制成的书架柜门,传统绣品无法支撑,设计团队经历反复研发胶合与金属收口的工艺,历时半年才落地。




卧室推门即见庭院。这里不仅是休憩之所,也成为了文化的容器,床头壁画采用银箔手工绘制的牡丹与竹子作为背景,配以具象的花瓣形吊灯、蝴蝶结柜门与柳叶拼花地板,将入户后的自然叙事延续。这些材料与工艺,使“居”的空间拥有独特的诗意与温度,用肌理诉说匠心。


整座宅邸,是一卷现代山水。地下之境的行走,是“可行”;厅堂之间的观望与社交,是“可望、可游”;庭院卧室的停驻,是“可居”。这不仅是一次设计实践,更是一种文化再造。門觉建筑借用园林的手法、工艺的坚守,把“诗意栖居”落入当代生活。


主卫镜框采用花卉造型轮廓设计,

与空间中的诸多配饰一样,

为抵达最佳的意境氛围,

全由设计团队亲自设计定制。

在这里,生活被书写为山水,居所被修辞为桃源。人在其中,不仅得以安身,更得以安心。行走、观望、游赏、安居,四者合一,便是现代山水的真正复现。


业主夫妇(前排)和设计师赫婷婷(后排左一)、

黄满军(后排左二)、樊珊珊(后排右一)

在家中的多功能厅堂内小聚。



监制 | 米芷仪

摄影|朱海

文| S

编辑| Han

设计|J


把1600㎡花园搬进家!上海近郊三代同堂的艺术之家

博主末儿打造郊区400㎡粉色梦幻屋,不出门,生活自由不将就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