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人的认知都是相通的,一旦通了,所有的认知就都通了。
我教孩子从没报过什么学习班,我跟好多教育专家聊亲子教育,他们都觉得我可以去外面讲课了,就是因为认知是相通的,通了以后做管理、带团队、谈合作、搞投资,都能通。
- 01 -
做人基本素养:感恩之心
以教孩子为例,我有几个清晰的方向,第一要教她善良,第二让她乐观,第三要让她爱上学习,我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放上了书,我回去一不打游戏,二很少看电视,尤其是疫情期间,我没事就看书,就是让孩子爱上学习。
我女儿已经会背诵大概二三十首古诗了,我也经常会跟她讲爸爸小时候也做过农民,种地很辛苦,讲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她知道农民伯伯要辛苦一年才能收获粮食,还要打晒,再运到城市到我们的餐桌,这一碗饭背后是一群人的汗水。
与孩子一起看书
讲完之后,孩子就知道要感谢,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也不强制性地要求,她经常会自己主动的感谢,吃菜的时候感谢菜菜,吃鸡的时候感谢鸡鸡,吃肉的时候感谢肉肉。
这些就是在教孩子要有感恩之心,因为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这些认知也没有什么专家教过我,这些都是为人处世的东西,所以都是相通的,对亲密关系的相处,管理都有用,这些也是规律性的东西,它是不变的,是符合道的。
- 02 -
远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
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自私之人一定要远离!
因为最大的时间管理是,不要认识错误的人,不要做错误的事。很多人的时间管理是五点做什么,六点做什么,七点做什么,这是最低级的人生时间管理,最高级的人生管理是把身边不该认识的人,不该花时间的人全部减掉。
把那些自私自利,眼里没有别人的人减掉,把这件事情做好,人生至少能节省20年。有些人认识了错误的人,结了婚,一辈子50年泡汤了,找合作伙伴也是如此。
仁义礼智信,最重要的就是仁, 可以用仁去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有些人说话,讲了半天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考虑别人,从话语里面都能听得到,这个人聊完就结束了,不可能再接触,找员工也是如此。
- 03 -
管理的前提是选对人
很多管理者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对人模棱两可,不知道这个人ok还是不ok,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都不可取。管理者要用主人翁的心态去做管理,去看人,去快速识别一个人,如果管理者没有快速识人的能力,或者在识人方面不果断,不仅给公司增加成本,还给自己增加烦恼。
我现在用人就一个关键词: “ 哇哦”, 这个人能不能让我“哇哦”一下,不能的话,我内心基本就pass了。很多时候不能凑合,不能侥幸,如果找一个员工没有能让你惊喜的点,就意味着是不合格的,也就是选错了人,优秀的人会让你充满“哇哦”的。
一般能“哇哦”指的是这个人的态度和能力,能做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你交代了一,他能做到三,主动积极,很专业,这就哇哦了。
管理者只能培养可培养的,很多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试图培养一只羊,一只猪,让他上树,猪到最后还会抱怨你。对于对一个错误的人,使用任何管理方式都是错误的,最终都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所以选人是管理的第一位,人选不对,所有的管理方式都都是无效的。比如有的人价值观就是不奋斗、躺平,你告诉他要奋斗,他觉得你傻,但是你培养一只猴子,让他爬树,猴子是很开心的,就像有些员工,你让他去干难的事情,他很开心,所以只能改变和培养对的人。
激励是管理方式之一,但激励不是完美的,激励的前提是首先人选对了。 要选一个爱爬树的猴子,通过激励爬树时间可以缩短,但选一只猪,选只羊就不行,把整个上海滩给他也照样不爬。
职场管理切记,不成熟的员工一定不能要,因为所有的管理方式在他眼里,都会被扭曲,所以把人选对,管理方式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