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林地 “鸡”遇无限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9 12:06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从“沉睡”林地到“林地鸡”成抢手货,林下经济为乡村振兴蓄能加力——

唤醒沉睡林地 “鸡”遇无限

生态养殖空间。钱伟 摄

通讯员 周思杰 记者 钱伟

在邗江区方巷镇利民村的林间小道上,羽毛油亮的走地鸡低头啄食草籽,偶尔扑棱着翅膀追逐飞虫,叽叽喳喳的叫声让整片林地充满生机。“以前这片林子就只种些苗木,行情不稳定。守着几百亩树,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村民老张蹲在林地边,伸手拨弄着脚下的青草,指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感慨道。

利民村有“水美村庄”之称,毗邻北湖湿地公园,全村2100亩林地连片分布,绿化率高达41%,可谓“宝藏村落”。但随着苗木市场的低迷,昔日的 “宝藏”渐渐成了“负担”——苗木卖不上价,砍了可惜,不种又占着地,村民们守着满眼的绿色,却难挣到“真金白银”,“守绿难增收”的困境成了村里的心头事。

试点破局:

“活水”唤醒沉睡林地

“不能让好资源浪费!得给林地换个‘活法’!”村里多次调研后发现,本村林地植被茂密、生态优良,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2024年,村里决定拿出10亩闲置林地作为试点,投入5万元启动资金,引进优质走地鸡苗,探索林下养殖新模式。

试点初期,不少村民心里犯嘀咕:“从没在林子里养过鸡,能成吗?”为打消顾虑,村干部带头参与,邀请养殖专家现场指导,从鸡苗选育、饲料搭配到疫病防控全程把关,还在林地周边搭建简易鸡舍,铺设防护网,既保证鸡群活动空间,又防止天敌侵扰。

“我们坚持原生态养殖,让鸡在林子里吃虫、啄草、喝地下水,再搭配少量玉米、豆粕,肉质肯定差不了。”负责养殖管理的村民老张说。

“绿”养精品:

“林地鸡”成抢手货

“我们的鸡全程在林子里散养,吃的是虫、草、野菜,再搭配少量五谷杂粮,生长周期比笼养鸡多两个月,肉质能不好吗?”老张随手抓起一只鸡说。这只鸡差不多有3斤重,羽毛紧实有光泽,爪子也粗壮。

今年初夏,第二批林下走地鸡迎来出栏期。消息一经传开,周边村民便络绎不绝地前来采购。“这个鸡肉炖出来香气四溢,汤汁清透鲜美!” 村民吕阿姨说。经她推荐来买鸡的邻居已有好些,本地知名餐饮酒店也主动找上门来。如今,利民村的林下走地鸡定价199元/只,鸡蛋1.5元/个,虽价格较高,但凭借 “生态、绿色” 的标签,依然供不应求。村里还开通了线上预订渠道,顾客微信下单后,当天就能通过冷链物流发货,最远卖到上海、南京等地。

“这10亩林地,除去鸡苗、饲料、人工成本,一批鸡纯利润能有3万多元,比种苗木划算多了!”村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基地还吸纳了5名闲置劳动力务工,每人每月能挣2000多元工资。不少村民主动来基地学习养殖技术,想跟着一起干。

前景可期:

2100亩林地的更大价值

“试点成功只是开始,我们要让更多村民享受生态发展的红利!”村党支部书记曹文辉表示,下一步,村里计划结合红色资源、林地资源、田园风光,打造“林下养殖+红色研学+采摘体验” 的融合模式。

“我们已经规划好了农文旅研学路线:游客先到我们村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到林下养殖基地体验捡鸡蛋、喂鸡的乐趣,最后去果园采摘枇杷、梨子等水果,中午还能用土灶品尝林下鸡宴。”村干部介绍,目前村里正在计划打造“北湖原乡”农文旅项目,同时扩大林下养殖规模,明年将试点面积扩大到50亩,争取带动20户村民参与养殖,真正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的双赢。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