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站在别人家门口,盯着一棵花看十分钟都挪不动脚的经历?
我有,去年初夏在苏州巷子里瞎逛,转过一个弯就撞进了一片金黄色的雾——不是细碎的小花,是从青瓦屋檐垂下来的“花瀑布”,每一朵都开得扎扎实实,连风穿过的时候都带着甜丝丝的香,连旁边卖糖粥的阿婆都说:“这棵黄木香,是那家主人养了六年的,从藤本缠成了花树,比隔壁的老槐树还招人疼。”
其实黄木香真不是啥难伺候的主儿,我家阳台就种了一棵,去年刚买的小苗,今年已经爬满了防盗网——每天早上把它搬到阳台晒够太阳,傍晚浇点水,偶尔剪剪乱长的枝桠,它比我家猫还“皮实”。北方的朋友别犯愁,冬天给它裹层保温棉,零下十几度也冻不死;阳台党更不用怕,用个大盆装,搭个小架子,它能顺着架子垂成“花帘子”,开花的时候,连晒衣服的绳子都变成了“花绳”。
现在大家总说“日子过得太糙”,可糙日子里的温柔,往往藏在这些不用花大钱的地方——你春天给黄木香搭架子,它夏天给你开一墙花;你秋天给它清枯叶,它冬天给你留个光秃秃却结实的枝桠;你每天路过摸一摸它的叶子,它用一整年的生长,告诉你什么叫“双向奔赴”。你说,这是不是比买个贵得吓人的装饰画,更能让家里有“温度”?
想起上次在巷子里,有个阿姨蹲在黄木香底下捡落花,装在布袋子里说要做香包。
她笑着说:“这花是我儿媳妇种的,刚开始就一根细藤,现在连孙子都能在花底下跑着玩了。”你看,花不是“网红打卡点”,是一家人的回忆——孙子在花底下摔过跤,儿媳妇在花底下拍过婚纱照,阿姨在花底下捡过落花,这些碎碎的片段,拼起来就是“家”的样子。
咱们天天刷着手机看“别人的生活”,羡慕人家的花树、人家的院子,可羡慕有什么用?不如去花市挑棵黄木香小苗,找个阳光好的地方种下——它不会立刻开花,但会慢慢长,就像咱们的日子,不会立刻变好,但会慢慢变甜。等它开成花伞的那天,你站在花底下抬头看,阳光穿过花瓣洒在脸上,会不会突然觉得,原来“诗意生活”不是远方的风景,是你亲手养出来的,家门口的“花瀑布”?
昨天路过楼下的便利店,老板在门口种了棵小黄木香,才半米高,却已经冒出了几个小花苞。
老板说:“等它长大了,我要给它搭个架子,让它爬到招牌上去。”你看,连便利店老板都在认真养一棵花,咱们有什么理由说“没时间”?
毕竟,花不会等你,日子也不会等你,但只要你开始种,它就会开始长——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浇的每一滴水,都会变成明年的满树金黄。
下次去平江路,别只拍那棵有名的黄木香,不妨看看巷子里其他的花:老墙根的凌霄,门口的夹竹桃,甚至墙缝里的三叶草——这些藏在生活里的花,才是江南最动人的风景。
而你家门口的那棵黄木香,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火遍全网”的“颜值担当”——毕竟,最打动人的美,从来都是“用心思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