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彭水华)“这片水稻正处在孕穗杨花期,这水来得太及时了。水源充足,今年粮食增产有希望啦!”8月21日,武穴市梅川镇水利末端的陶斯村、马垅村、方洪村等地,1万多亩水稻田正迎来第三次放水灌溉,村民们在稻田边高兴地谈论着今年的灌溉情况。
7月以来,梅川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而水稻此时正处于需水关键期。为确保全镇12万亩水稻得到合理灌溉,梅川镇党委、政府秉持抗大旱、夺丰收的理念,积极行动,组织干部深入一线,采取“放库水、用塘水、提河水”等多种措施抗旱保苗。
梅川水库及28座小一型、小二型水库自7月下旬起开闸放水。放水遵循由远到近原则,优先照顾水利死角,同时各村配备放水员,负责协调渠道放水。
方洪、陶斯等多个村庄依赖梅川水库西干渠灌溉,而这条干渠是武穴市北部灌区重要项目。为确保7月下旬顺利供水,村两委动员周边群众,对重点地段和支渠进行清淤。
通过西干渠放水,以往需7到8天才能引水到田的10多个村,如今一天内就能让水流到田里。村民们感慨:“‘望天田’这下有了耕种盼头。”
梅川镇党委书记吴通介绍:“为了实现今年农田的大丰收,我们从6月份就开始实施水利清淤工作,加快北部灌区项目进度。到7月初,完成了260处险段加固和11座节制闸的新建,确保全镇12万亩水稻都能用上水库水。目前,水稻正处于扬花孕穗期,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三次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