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市政协委员提案得到积极响应
南京孤独症儿童 将有新“港湾”
本报讯(记者 于志兵)孤独症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其教育属特殊教育。今年市两会上,有市政协委员提出,推动南京建立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记者近日从市政协了解到,该提案得到了积极响应,我市将建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目前该工作已在前期准备阶段。
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鼓励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较大城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市政协委员张弛认为,2024年12月,南京已经公示确定为新一轮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势在必行。全国第一所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全日制师范院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南京,且从2023年开办了孤独症教育专业,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实践经验,可提供强有力的孤独症教育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
截至去年9月,全市统计幼儿到义务教育段孤独症儿童主要分布在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和相关康复培训机构。
孤独症儿童因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刻板重复和个体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导致孤独症儿童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融合学校开展十分困难。
张弛在提案中建议,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应为全日制不住宿公办学校,学制15年,覆盖学前、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实行全免费教育,隶属南京市教育局。
选址应相对位于市中心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除配备特殊教育学校相应教室和功能室外,同时配备感统室、水疗室、音乐治疗室、体育康复治疗室、VR情景模拟室、多感官训练室、评估中心等专业功能室,营造出视觉化、无障碍的符合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
通过遴选、招聘、交流、跟岗等多种形式配备师资,保证一定数量的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师资。
依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专业资源开展编班、课程、教材、教学、评估、研究、培训等办学模式探索,力求教育、科研、培训、服务高质量。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该提案,进行了积极的推动。
据介绍,多年来,南京市教育部门一直在积极提高孤独症儿童教育保障度,确保孤独症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并着手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负责该工作的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建设的工作已在准备阶段。
“多个部门正在积极部署,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在开始做了。教育部门非常重视这个提案,也会持续关注和努力,具体的建成时间暂未最后确定,但不会很长。”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积极争取支持,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南京市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