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两万次家访,瑶山深处的“点灯人”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6 22:10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家访团队准备出发。都安高中供图

八月的桂西北,层峦叠嶂,热浪翻涌。通往广西河池市都安瑶乡深处的崎岖山道上,都安高中的教师们踩着滚烫碎石前行。

汗水浸透衣背,脚步却未停歇。队伍中,心理教师唐盈盈首次以家访者的身份踏上熟悉的山路——10年前,正是这条路上走来的老师,为父亲早逝、母亲独力支撑姐弟求学的她带来了希望之光。如今,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归来的她接过了接力棒。“当年老师为我点的灯,今天我要照亮更多人。”话语与脚步,无声传递着薪火的重量。

这支“红烛先锋”党员队伍,正进行2025年暑期“助学圆梦”家访。自8月初庄严誓师出征,20支小分队、120名党员教师已踏遍都安19个乡镇的1000余户家庭。他们为2900名高一新生送去“进得来、坐得住”的安心保障,也为高二学子定制“英才育苗计划”,铺设“学得下、考得上”的进阶阶梯。

教师去家访的路上。都安高中供图

崎岖难阻深情。农家屋檐下摇着蒲扇,飘着玉米清香的堂屋里,教师们耐心讲解国家助学金、珍珠班补助政策,为来自农村的新生家庭建档;面对学生“恐高”(畏惧高中课业)的忧虑,细致指导新高考选科与暑期规划。家长紧握老师的手连声道谢,蝉鸣声中,家校共育的桥梁悄然筑成。

这份精准关怀,深刻改写着大山里孩子的命运。大兴镇古朝村兰家四姐妹便是缩影。数年前,教师初次踏入其家中时,四姐妹眼里充满不安。如今,大姐兰利娜、二姐兰利欢在持续帮扶下考入师范院校,立志反哺家乡;三妹、四妹仍在都安高中就读,老师定期上门谈心解难,学校奖助学金缓解着家庭重担。“老师翻山来看我们,就像亲人。”兰利欢感激道,“将来我也要做点灯人。”

“一生一策”的守护正惠及更多学子。澄江镇竹影小院中,数学教师对着试卷逐题讲解;下坳镇云雾山腰,英语教师递上高频考点汇编……各学科教师针对薄弱环节为学生定制教学方案,家长郑重签下《家校共育协议书》,学生紧握计划手册点头,一场超越课堂的生命托举在群山中汇聚力量。

都安高中教师到地苏镇开展家访。都安高中供图

10年光阴,步履未歇。自老校长莫振高播下“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火种,十载寒暑,家访已成都安高中血脉深处的坚守。学生墙上的荣誉证书、家访表上密布的备注,无声见证着“红烛”微光长明。

今年是莫校长逝世10周年。烈日下,党徽熠熠生辉。学校主要领导带队,肩扛资料包、怀揣往届学子捐赠的书籍,身影掠过险峻盘山路,踏遍九渡乡悬崖村至三只羊乡云海梯田的每个角落。累计超两万户次的跋涉,守护着“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如山承诺。

十年跋涉,丈量着爱的厚度;千门叩响,传递着希望的火种。夜幕下,教师踏着星光返程,瑶山深处点亮的窗棂,仿若呼应着天际星辰。这绵延十年的家访路,是都高人对莫振高“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大爱精神最深沉的践行,是“红烛先锋”用脚步刻下的誓言。累计超两万户次的叩门,不仅扫清求学障碍,更在唐盈盈、兰家姐妹等年轻心灵中,播下反哺与担当的种子。(陈燕 王克础 韦宣合 梁艳)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