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朵朵 通讯员 黄俊力
8月23日清早,吉首市双塘街道瓜农杨柳芝正娴熟地摘瓜,村民们有的装筐,有的挑货上车,丰收的喜悦印在眉梢。
“咚咚——这个好!”杨柳芝轻叩西瓜说:“咱双塘沙土地透气,今年雨水少、光照足,瓜特甜!”她在双塘街道周家寨社区有150亩瓜田,主打的“西农八号”单瓜重8至18公斤,自上市以来,日均销售500公斤,最高单日突破5000公斤,成了市场“香饽饽”。社区合作社聘请30名当地农民每天采摘,每人每天能拿到100元劳务费。
随着西瓜名气渐长,不少游客也专程赶来,钻进瓜田体验采摘品尝的乐趣。而在双塘街道,这样的西瓜地有995亩。
在河溪镇张排村的葡萄园里,“巨峰”“崇明玫瑰”等10多个品种的葡萄压弯了枝头。“甜中略带酸,大家都爱!”村支书田祖生穿梭在藤架间,指尖拂过饱满果粒。
2004年开始,该村葡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种植农户不断增加,从最开始的9户增加到170余户,种植面积也从8亩增加到850亩,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村里积极打造“采摘+文旅”模式,除了建设葡萄生态采摘园,还积极打造太阳岛和月亮岛休闲旅游景点、举办葡萄文化节等,吸引游客近万人次。该村葡萄产业年产值达上千万元,800多人吃上“生态饭”,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50万元。“今年葡萄总产量预计达85万公斤,又是丰收年!”田祖生笑得眼角堆起细纹。
距离张排村不远的铁岩村杉湾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黄桃园里,社员们正分拣果子,圆润饱满的黄桃被快速装箱。采摘季不久前刚结束,冷库保鲜仍让每日销量稳定在50多公斤。
“黄桃开园时车都停不下,农家乐也很火!我们还计划建设露营打卡基地。”合作社负责人张明光表示。为防病虫害、保障品质,今年合作社给果园里的黄桃套上近16万只袋子,黄桃个大质优,目前已售2.5万公斤,村民收入超30万元。
近年来,湘西州吉首市河溪镇、双塘街道等多地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瞄准特色瓜果种植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