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站在仓库里,看着堆满货架的小家电,叹了口气。八年前,他辞职跳进电商这池水,以为能游到金光闪闪的彼岸。谁知道,风光没多久,日子就成了“水深火热”。
2015年,老韩抓住了电商的黄金期。那时候,平台刚兴起,规则宽松,流量像不要钱似的往店铺涌。他选了个爆款小家电,月流水冲到百万,利润攒了五百万。买了三套房,朋友圈全是发货视频,亲戚朋友都来投钱,个个觉得他“赚翻了”。
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平台改规则,广告费像坐火箭,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老韩的打法还是老一套:堆货、压价、砸广告。钱花得哗哗响,订单却没跟上来。仓库塞满了货,银行卡却空了。
他以为多砸钱就能救命。广告预算从一天五千涨到三万,效果却越来越差。找网红直播带货,退货率高得吓人。一个月烧掉两百万,账上只剩给员工发工资的钱。他急得满头汗,还是没找到翻盘的路。
问题出在哪?老韩没跟上行业的变化。以前是“货找人”,放个产品就能卖。现在得“人找场景”,要懂内容、会种草、做私域。他还在拼低价,别人已经靠短视频和粉丝群把客户圈得死死的。
供应链也拖了后腿。老韩没独家款,货跟别人差不多,只能打价格战。结果,利润薄得像纸,稍有风吹草动就亏本。他想升级供应链,可没钱谈独家,也没精力优化产品。
现金流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来了,物流卡壳,平台抽检又查出问题,差评像雪花一样飞来。老韩卖了第一套房补货款,第二套房填广告费,第三套房应付退货。房产证攒了一摞,生意却没起色。
复盘的时候,老韩才看清自己的问题。爆款不是真本事,只是运气好。广告不能只看花了多少钱,得看整个链路的转化率。现金流是命根子,没钱就没底气。最重要的是,没差异化产品和供应链,生意就像没根的树,风一吹就倒。
如果重来,老韩会换个打法。先砍掉杂七杂八的产品,专注三款利润高的。研究清楚谁会买,喜欢看什么内容,再去投广告。建自己的品牌,找能快速生产的工厂,拿到独家款。广告投放也要讲节奏,先试水,效果好再加码,效果差就赶紧撤。
电商这行,现在不好混了。早年开个店就能赚钱的日子没了。现在得会看数据、管供应链、做内容,还得抓紧现金流。没点真本事,光靠砸钱,迟早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