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还需打磨细节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4 09:00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关怀”,需要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用巧思和匠心传递温度。港城不缺人文素材:西游记的奇幻、海州古城的沧桑、盐河两岸的烟火……但这些素材大多停留在“符号层面”,需要转化为触动人心的消费体验。例如,不少店铺都卖“孙悟空”玩偶,却很少讲述“美猴王与花果山”的传说;民主路的老邮局改造成了商铺,却没有保留“写信寄乡愁”的功能,错失了用“慢情感”打动现代人的机会。

    要让人文关怀落地,需在“细节植入”和“情感互动”上下功夫。

    针对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设计差异化的人文服务。对于年轻人,可在24小时自习室设置“梦想留言墙”,鼓励写下奋斗目标,定期举办“深夜分享会”;对于老年人,可在社区周边的茶馆开设“老港城回忆角”,提供免费茶水,让他们用方言讲述过去的故事,吸引年轻人旁听;对于亲子家庭,花果山景区可推出“西游亲子任务卡”,让孩子在寻找“水帘洞”“大圣府”的过程中,听父母讲《西游记》里的勇气与智慧,让游玩成为情感交流的纽带。

    科技也能为人文关怀加分。在盐河巷的路灯上安装“情绪感应装置”,当游客触摸灯柱,会根据时段播放不同的声音:傍晚是海州方言的“回家吃饭”提醒,深夜是海浪声搭配“晚安港城”的温柔问候;在民主路的老建筑外墙上投影“时光信件”,扫描二维码可看到几十年前居民在此生活的老照片和故事,让历史与当下对话。

    这些举措看似微小,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视”。当港城的情绪消费从“卖产品”转向“暖人心”,从“打卡地”变成“有故事的地方”,便能真正留住人们的脚步与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