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塘下风口水面出现油膜或泡沫,常令养殖户心头一紧。这些漂浮物通常是水体正常代谢的产物,但有时却是水质恶化的预兆。其中的关键并非“有无”,而在于“识别”。
首先,要知道油膜泡沫的主要来源:一是池塘水体存活着大量浮游生物(各种藻类和菌类),这些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生老病死”,死掉的菌类和藻类的残骸聚在水体表面会形成油膜;二是池塘底部堆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质,高温发酵后会释放出油脂类的漂浮物。明白这些,就可以根据泡沫油膜的多少和性质来决定处理与否。
一、两种无需处理的情况:一是泡沫油膜数量较少,仅在下风口少量聚集;二是泡沫数量在逐渐减少,或是早上有下午又消失。这说明池塘的生态体系正常、稳定,有较强的自净能力。
二、两种情况要尽快处理:一是下风口泡沫油膜较多,已经超过池塘面积的1/6以上,持续多天没有减少的迹象;二是每天油膜都在明显增多,有逐步发展的趋势。这些情况说明池塘底部较差,且有继续恶化的风险。
处理建议:换水方便的池塘可以排掉表层油膜水,加注新水,同时加强改底和使用芽孢先锋净水;换水条件不好的池塘,建议用有机酸破开水面油膜、通透水体,配合芽孢先锋分解有机质,同时强化改底,我们常用:双改先锋,通过氧化和生物双重作用强力分解底部有机质,快速改善底质。
三、特殊的倒藻征兆:泡沫呈黄褐色或灰褐色,下风口有明显腥臭味,同时水质有突然变清或发红、发黑等,这些往往预示池塘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倒藻,要谨防缺氧翻塘。
那么,养殖鱼塘下风口的油膜泡沫是否需要处理,这里总结多年经验与处理建议,供大家参考。养鱼人可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和应对,以保障养殖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