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暖童心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3 11:02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咸宁日报

师者如光暖童心

——记赤壁市蒲纺一小教师黄凡香

  每天清晨六点,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黄凡香已经整装待发。她风雨无阻,总是在7:30前抵达校园。到校后,黄凡香迅速投入工作,耐心指导学生打扫教室、整理环境,组织学生早读。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一天的学习拉开了充满朝气的序幕。

  2024年,黄凡香积极响应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毅然奔赴20多公里外的蒲纺一小,用她的爱心、耐心和智慧,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课堂上的引导者

  面对班上33名天真烂漫的学生,黄凡香深知,要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找到方向,必须从基础抓起,以培养课堂纪律为切入点。

  她从规范坐姿、提升听讲专注度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互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班级里,有一个叫李明的学生,他性格活泼,但上课时总是坐不住,小动作不断。黄凡香没有简单地批评他,而是从培养他的坐姿开始。她亲自示范正确的坐姿,让李明跟着做,并且在每次上课时都给予他特别的关注。当李明能够坚持几分钟的正确坐姿时,黄凡香就会及时表扬他。慢慢地,李明的坐姿越来越端正,听课也更加专注了。

  在教学中,黄凡香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课上,她会带学生到操场上,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知1公顷的广阔。

  在美术课上,黄凡香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图形之美。她让学生们用几何图形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然后讲解这些图形的数学原理。学生们在创作中不仅提高了美术技能,还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成长中的守望者

  黄凡香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生动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王鑫琦是一个“贪玩”的学生,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作业也常常敷衍了事。黄凡香没有简单地批评他,而是通过耐心的沟通,发现他其实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黄凡香利用课余时间,为他准备了一些绘画材料,鼓励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一次学校的绘画比赛中,王鑫琦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黄凡香抓住这个机会,循序渐进地为他辅导文化课,告诉他学习和绘画一样,都需要用心和坚持。

  慢慢地,王鑫琦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成绩也逐步提升,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学生熊玲萱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跟着奶奶生活,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她沉迷于手机游戏,成绩下滑得厉害。黄凡香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在黄凡香的帮助下,熊玲萱逐渐戒掉了手机瘾,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她对黄凡香说:“黄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力量。”

  教育路上同行者

  在蒲纺一小,黄凡香收获的不仅是学生的成长,还有与同事间珍贵的情谊。办公室里,她与伙伴们积极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攻克教学难题,分享教学智慧。思维的碰撞、经验的交融,不仅拓宽了黄凡香的教学思路,更让她深刻领悟到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集体的力量终在时光里结出硕果:黄凡香的班级在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荣获年级第一,阶段测评成绩在教联体内名列前茅,贾依灵和金辉宇还分别获得红领巾二星章中队长和队员称号……

  这些成绩单上的名字与数字,是每个教育者的默默耕耘,更是黄凡香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奔跑时,洒下的汗水与绽放的光芒。

  教育从来不是独行路,黄凡香在蒲纺一小的岁月,恰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她与同事们以心换心,用协作织就一张温暖的教育网,让每个孩子在被托举的同时,也学会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那些办公室里的讨论声、课堂上的欢笑声、领奖时的欢呼声,终将沉淀为教育路上最珍贵的记忆——因为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一群人,带着热爱与执着,并肩走向远方。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