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须扎根本地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3 10:00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清远日报

■个见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须扎根本地

□易域勤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创造并留存的,具有突出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兼具价值关联、时间积淀、形态存续特点,烙印着各时代文化痕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亦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与意义所在。

  维修恢复历史文化遗产(含遗迹、遗物),是保护传承的前提,能体现其可视性与延续性。各地文化遗产各具时代与地域特色,彰显独特魅力。连州市顺头岭秦汉古道,作为中原入岭南最早官方主干道,始建于秦、扩建于汉,是刘禹锡贬谪连州的必经之路,也是历代军事要塞。现存3米宽的800多级防滑青石板,及广荫亭、怀清亭等驿站遗迹,曾因岁月侵袭而荒废破败。鉴于其历史与研究价值,需秉持保护理念、强化传承意识,加大投入以恢复古道原貌。作为连州保存最完整的古道,它既是历代扩建的自然产物、靓丽风景线,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与意义。维修恢复其原貌,正是对其历史与社会价值的最好保护与传承。加大宣传力度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实现古为今用的重要契机。各地文化底蕴独特深厚,既积淀着历史时空印记,又彰显浓郁地方特色。历经两千多年的秦汉古道,如历史天空中璀璨的夜明珠,闪耀着独特光芒。维修好古道、讲好其故事,能让它在新时代发挥独特作用,契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要求。

  结合当下审美与传播时效,可通过报刊、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讲述秦汉古道的历史、故事及其本质特征与时代价值,加深大众对其的印象,激发探访欲望。以此为契机,将其打造成连州集民俗、休闲、饮食、观光、研究于一体的重要景点和网红线路,拉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彰显其独特魅力与历史作用。

  同时,借“百千万工程”东风,统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依托本地历史遗迹、古民居与传统民俗,打造游览体验综合体,凭借天时地利人和重现古道辉煌,彰显其历史、社会、经济、研究价值,实现创新与怀旧的融合,强化保护传承意识。作为历史见证,秦汉古道通过双向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历史研究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关键要让它“活”起来,而非任其湮灭。这需要政府全程参与、投入资金、科学管理,不能流于口头宣传、一阵风式推进,否则终将荒废。各地文化遗产各具特色,承载着时代与地域的文化底蕴。不少地方虽通过抢救性挖掘、复原打造了旅游景点,带动了经济,但很多仅做表面功夫,未真正发挥遗产功能、使其“活”起来。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需配备专项资金、专人管理,挖掘其经典故事。必须具备实物、导游、讲解、传承人的完整体系,才能彰显其软实力与历史、社会价值,引发共鸣。若仅复原而无配套保护,任其自生自灭,便成无本之源,失去保护传承的真谛。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唯有真正立足本地、落到实处,使其成为历史进程的“活化石”和地方亮眼名片,方能不负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清远市连州大路边中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