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演至亲去世的“哭戏”,把杨幂和孙俪放在一起看,差别太大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3 09:04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不知不觉,《生万物》快要结局了。

打发走了碍眼的露露,银子也嫁给了宁学祥,闹剧告一段落,抗日拥军的重头戏随之而来。

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抓住观众的心,不过这部剧之所以能够爆火,离不开鲜活的群像。

林永健、迟蓬等老戏骨的发挥,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细腻。

但是随着戏份变多,女主杨幂的演技反倒有些力不从心,被观众吐槽。

01哭戏暴露短板

凭心而论,杨幂饰演的宁绣绣,对比她以往出演的角色有不小的突破,至少让观众看到了她努力后有明显的成效。

但是在其他老戏骨的衬托下,杨幂的表演时好时坏,尤其是在关键的戏份中,暴露出演技的青涩。

而最能检验演员对角色理解深度的,莫过于哭戏。

在这部剧中,最能代表杨幂哭戏水平的桥段,是宁绣绣母亲宁郭氏去世的桥段。

剧中宁绣绣在宁郭氏面前,发毒誓与宁家决裂,嫁去了封家。

但是没过几天,宁府来人传消息,说宁郭氏去世了。

站在宁绣绣的视角,她怀着恨意离开家庭,原本身体硬朗的母亲骤然离世,对于她来说几乎不可置信,并且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宁绣绣的内心是极度懊悔、痛苦的。

所以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到进山时,宁绣绣冲到棺材前,情绪彻底爆发。

只见宁绣绣含着眼泪跪在棺材旁,开口说的第一句“您不孝的女儿来看您了”,就说明了宁绣绣内心悔恨、愧疚。

但是从杨幂的神色中,却很难从她的表情动作中感受到极致的悲伤。

比如她望着棺材痛哭、伸手抚摸的动作,这种状态下自然什么都顾不上,只有情绪的宣泄。

而女主正哭喊着,忽然低头看向了别处,像是正演自己出戏了。

一个小动作就让累积的情绪断掉,再继续就很难续上这口气

紧接着宁绣绣在幻想中和母亲对话,解释自己没有被马子祸害,求母亲原谅她说谎。

表情泫然欲泣,眼神却没有戏。

这也是杨幂在这部剧中暴露最多的短板。

一些演员的哭戏“只打雷不下雨”,而杨幂的哭戏“雷雨交加”,给人的观感却是艳阳高照。

不论女主哭的有多狰狞、喊得有多大声,眼神总是空洞、苍白,甚至是疲惫的。

从她的眼神中难以看到由内而外、发自内心汹涌而出的情绪。

一场感人至深的戏份,硬是被演出一种作秀的既视感。

02演技派哭戏炸裂

同样是至亲去世,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孙俪的表演称得上震撼。

她饰演的周莹跟随父亲周老四坑蒙拐骗,直到意外结识吴聘,不仅帮他解决了麻烦,让她留在府上、学习经商的本事,还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宽容她的嬉笑玩闹。

但,吴聘却在上树为周莹摘枣时,摔下来七窍流血,骤然去世。

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而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至亲至爱的丈夫离世,真性情的周莹完全不能接受。

孙俪的表达悲痛的方式,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是用更加克制的方式表达。

周莹站在漫天大雪中,望着吴聘的棺材一言不发,冷静到像是已经入定。

但那种痛苦到不能自已的绝望,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窒息。

但是在听到吴蔚文喊盖棺,周莹沉默着跳进坑里,连跪带爬的扑到棺材上,含着泪大吼了一声:吴聘我来了。

一句台词,让屏幕前的我哭到缺氧。

吴聘在给她摘枣时摔下树去世,周莹不仅仅有失去爱人的痛苦,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恨意。

比起留不住人的难过,她更想陪吴聘同生共死。

在其他人拉住周颖的胳膊时,她拼命的挣扎,声嘶力竭的大喊,脸色憋到通红,像是别人要抢走她的救命稻草。

从压抑到崩溃到疯狂,孙俪的哭戏层次分明,没有一个表情、动作是多余的。

从她的表演中,轻而易举就能感受到,吴聘对于周莹而言,就是一部分生命。

孙俪的这段哭戏堪称“封神”。反观杨幂的哭戏,尚显青涩,有一种为了演而演、为了哭而哭的生硬。

而想要演到孙俪这样的水准,还需要花更多精力揣摩人物,不只是追求表层的喜怒哀乐,而是让灵魂融在角色中。

03结语

在《生万物》中除了杨幂,其他几位女性的哭戏都更打动人心。

比如蓝盈莹饰演的银子。

而在宁绣绣劝她不要嫁给宁学祥时,一身喜服的银子笑着看向绣绣,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滑落。

她的眼神中是对绣绣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有抗争后选择认命的平静。

蓝盈莹将这个角色演活了。

哭戏不是只流泪,或是比谁哭的大声、不在乎偶像包袱,而是有饱满的情绪、符合角色的个性、符合角色当下的心理,而这些都需要演员对角色精准的理解。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