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长江:怎么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干一件事?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22 18:14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过去我给大家分享过,我有一个能力,即短时间内进入心流的能力,能让我快速专注的做一件事。

很多粉丝说想要学习,那么今天分享给你们。

01

为什么你无法做到专注

我思考问题时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刨根问底。

如果想要真正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挖掘真正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笼统的给一个答案。

一个人无法做到专注,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内部原因。

1.天性使然。

人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下来,必须时刻注意身边环境的变化,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的警觉,要不然性命可能就丢了。

比如现在你每天刷朋友圈,看新闻,关注娱乐八卦,生怕自己错过什么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说白了,还是为了生存,怕自己被时代抛弃,利益受损。

2.三心二意。

一个人从小到大,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是从你记事开始,稍微一点重要的事,你就会记在心里。

所以当你想要专注,只想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因为你的思绪太多,你的回忆太多。

特别是当我们做冥想训练的时候,多数人前期很难静下心来,会时不时想点其他的,比如刚发完的朋友圈有没有人点赞,中午吃什么,晚上要见谁等等。

但反而婴儿容易专注,玩一个小火车,能打发半天的时间。

第二,外部原因。

1.别人需要你。

比如我之前工作的时候,时不时就有员工敲门,让我看一下这样做对不对,哪里需要改进,结果把我的工作时间弄得非常碎。

还有就是手机消息太多,一会是客户的消息,一会是朋友的消息,总之,总是在被别人“呼叫”的路上。

2.外物吸引你。

一个人很难专注,是因为眼前的事情对他没有吸引力。

假设这个人爱玩游戏,那么手机放在面前的时候,不用别人提醒,他也能全神贯注的玩下去,甚至会“废寝忘食”。

而让你全神贯注的工作,和让你全情投入的玩游戏相比,前者当然没有吸引力。

这就是,你无法专注的原因。

02

顺从天性,学会以毒攻毒

前面说过,导致你无法专注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你的天性使然。

我们天生爱分心,心猿意马,喜欢主动搜集各类信息,根本停不下来,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以毒攻毒”。

有两种情况下,即使你想分心,也根本做不到:

1.面临威胁的时候

比如有一条龇牙咧嘴的狗向你飞奔而来,恶狠狠的看着你,这时候你就会不自觉的专注。

此时你还会在意刚发的朋友圈有几个点赞,晚上要吃什么饭菜吗?不会!因为你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眼前这件事上,即怎么赶走它或者远离它。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分心是为了关注更多的信息,我们专注是为了充分应对眼前的困难,本质上都是为了“活下去”。

所以要尽可能出发后者的“专注”,特别是面对重要的事情时。

这里有一个方法,叫做“设定截止时间”。

所有的烟上都写着“吸引有害健康”,但为什么抽烟的人还是很多?因为他觉得抽烟导致健康问题,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但如果明确告诉你,抽一年就会有健康问题,还有会这么多人抽吗?所以要利用这个原理,学会限定时间。

比如我在工作的时候,每做一件事之前,必然会设定一个闹钟,如果闹钟响之前完不成,就会惩罚自己晚下班10分钟。

人在有紧迫感的时候,会显得格外的专注。

比如在一个项目截止前的最后一天,你的工作效率出奇的高,根本不用别人提醒,就能心无旁骛的做这件事。

为什么?因为完不成的后果很严重。

2.感受快乐的时候

当我们身心愉悦的时候,也总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比如你在刷电视剧的时候,打游戏的时候,看体育比赛的时候,还需要有人提醒你如何保持专注吗?

不用。为什么?只需要用一句话概括:有意思。

可是为什么这种事情总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愉悦,让我们专注呢?

因为两个要点:确定性的满足和不确定的奖励。

比如你饿了想要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你是快乐的,也是专注的,因为你知道吃完这一顿,你就饱了,不会头晕目眩了。

这就是确定性的满足。

那什么叫不确定的奖励?

比如你打王者荣耀,说不好哪次比赛你就发挥的特别好,带飞全场,包括队友和对手都给你点赞,称赞你的表现。

这是属于意料之外的,因为你没想到那一局竞技状态那么好。

既然分析清楚了,人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专注,下面就要弄清楚,怎么学会在做“正事”的时候专注。

03

屏蔽干扰,秉承“少就是多”的原则

我们明白了,人在“事情紧迫”和“感受快乐”的时候,会保持专注。

可是,现实中很多事情都属于比较重要,但不算紧迫,而且也没有多少快乐可言,大多是枯燥乏味的,怎么办?

有以下几个方法:

1.屏蔽干扰。

比如我现在工作的时候,手机静音,电脑静音,同时会打开一个冥想音乐,帮助我高效的工作。

与此同时,我会提前跟同事和学员沟通好,每天的哪个时间段,是用来做什么的,比如每天上午的9点到11点,是用来沟通工作的。

除此以外,我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

你们在工作和学习时也是如此,要提前设想到“第二天可能会出现的事”,准备提前处理的方案,而不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不知所措。

2.秉承“少就是多”的原则。

很多人在做事情时,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导致自己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结果哪件事都没做好。

正确的做法是,拿出一张白纸,把你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根据重要紧急程度排序,再开始做那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

剩下的事情留在白纸上,写下来,省得心里总是惦记。

3.学会化繁为简。

有些时候,你难以做到专注,是因为当下要做的事情难度太高。

比如你要花费一周的时间,独自布置会场,而你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一想到这件事就头疼。

那么你应该做的是,先确定整体布置的风格,然后再分区域进行布置,最后再检查一次,就结束了。

把一件“布置会场”的大事,拆分成“确定整体布置风格”—“分区域进行布置”—“整体检查一次”。

然后每个阶段只做一件事,把每个阶段的事做好,整体就做好了。

4.先被动做,再主动做。

很多人习惯待在舒适区,不愿进入成长区。

比如我以前有个员工,每次让他写点东西都特别费劲,但我的做法是,强制性提出要求,然后帮助他取得成绩,建立自信,最后他就开始主动写了。

玩游戏和刷剧,当然不用别人劝,也不用强制执行,因为你本来就热爱这件事,毕竟不费脑还能感受到快乐。

所以在做正事的时候,前期要对自己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比如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在晚上10点到11点看一小时书。

当你看到第十天的时候,你发现读书帮你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变得特别有底气。

从此,你爱上了读书,不再需要强制性要求自己。

这就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过渡,解决了不爱到热爱的问题。

记住:

“在这个时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